关于缓解我国基本养老金支付压力的几点思考
一、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
我国正式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先后经历了社会统筹养老保险、企业保险、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等制度变革。当前实行统账结合的基金运营模式,其中统筹账户实行现收现付制,个人账户实行积累制。主要执行2005年12月3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当然,有关政策还在不断出台和实施,这一制度仍在不断完善。其中,有关个人账户制度的主要内容是:
1.养老保险费的缴费标准。缴费工资(缴费基数)低于本省上年社会平均工资的60%时,按60%计算和缴纳;缴费工资高于本省上年社会平均工资的300%时,按300%计算和缴纳,高出的部分不缴纳养老保险费。各省的社会平均工资由本省劳动社会保障局与统计局确定。企业缴纳本企业所有职工工资总额的20%左右,企业缴费额全部纳入社会统筹部分。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
2.养老保险金的领取资格。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人员,达到退休年龄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实施后达到退休年龄但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企业为其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则留在社会统筹账户里。
《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实施前已经离退休的人员,仍按国家原来的规定发给基本养老金,同时执行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
按国家有关规定,某些特定工种的职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提前退休。内退人员缴费满15年,但是没有达到退休年龄,单位和个人都需要继续缴费,持续缴费到退休年龄为止,达到退休年龄时,才可以领取养老保险金。虽然缴费满15年,但是在没有达到退休年龄时本人就停止缴费,则不得在未达到退休年龄时领取养老保险金,需等到退休年龄时再领取养老保险金。
3.养老保险金的领取标准。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参保者在退休之前死亡,或者参保者在退休之后死亡但是个人账户养老保险金没有领取完毕,个人账户的余额(含利息)中的个人缴费部分,则由法定继承人所有;企业为个人账户缴费部分划拨到统筹账户。
继承额=死者个人账户余额×(停止缴费时个人账户中的个人缴费本息÷停止缴费时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
参保者的死亡丧葬费、抚恤金和遗属补助金,按一定标准,从统筹账户中支出。
个人在没有达到退休年龄时就停止缴费,则在达到退休年龄时领取的社会统筹部分养老保险金的社会平均工资计算标准,目前各省有两个,一个是按照本人实际停止缴费时的社会平均工资标准计算。另一个是按照达到退休年龄时的社会平均工资计算。
二、我国基本养老金筹集和管理问题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一个特点是先试点、总结经验,然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决定了在制度设计方面,不是先有制度再实践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制度,而是通过部门、地方的规章或指导意见启动实践,再逐步完善制度框架。其好处是让事实说话,减少争论,但也容易造成缺乏全国统一规定,立法滞后的局面。而立法滞后又使得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强制性不够,基金征缴力度难以加强,征缴率难以提高,欠缴现象严重。
1.基金征缴力度难以加强,欠缴严重,基金收不抵支。根据有关统计,早在1998年全国养老保险资金就出现了赤字,当期收不抵支为100多亿元。我国养老保险资金缺口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现金流量缺口。按照现收现付的基金管理方式,年缺口约为400多亿元。第二是存量缺口。按照“统账结合”、“部分积累”的基金管理方式,必须解决制度在转轨的过程中“老人”(1997年以前退休的职工)和“中人”(1997年以前参加工作而在1997年以后退休的职工)的隐性债务问题。隐性债务就构成了我国养老保险资金支付缺口的存量。第三是未来缺口。由于我国现在实行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其中的社会统筹部分实行的是现收现付制,个人账户实行的是基金积累制,其基金的所有权属于缴费者所有。设计个人账户的目的是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保险资金支付危机。而现实是社会统筹部分的资金不足以支付退休人口的养老金,个人账户的资金全部被用于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从而使个人账户成为“空账”。这些“空账”就构成了养老保险资金的未来缺口。根据统计,从1995年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来,据统计,截至2000年“空账”规模为1900亿元,2004年年末达到7400亿元,2005年年底增至8000亿元,而且每年还在以1000亿的速度增长。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