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国内的养老金委托投资运营还在热烈讨论、谨慎前行的时候,国外养老金的投资触角早已伸入我国资本市场。然而,多年来做空个人账户用以支付当期养老金的政策,使得养老金存在巨额空账,将养老金挤出了获得高收益的机会市场。于是,填补空账成为全面启动养老金投资的首要难题。正所谓"师夷长技",欧美近几十年养老金制度结构的完善以及在投资运营上的经验,值得我们参考。
"从国际经验来看,上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率先进入了老龄化,养老问题日益突出,这就推动了这些国家的养老金制度改革。"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教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时说,"当时这些国家都从现收现付的养老制度转向了基础养老金下降、个人积累跟进的模式。"
养老金的缺口伴随着改革逐渐缓解。波兰曾经变卖国有企业,将之收益作为国有企业老职工的养老金,部分没有变卖的国有企业,当时聘请了职业经理人,同时作出规定,产生的利润只能作为职工的养老金。
纵观养老金制度发展比较完善的国家,无论其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经历了改变现收现付的养老金发放模式的过程。以智利为例,1981年,智利对传统的以现收现付为主体的养老制度进行了根本性变革,开始实行养老金私有化,建立以个人账户为基础的完全积累制养老模式,即著名的"智利模式"。智利新型养老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养老金缴费全部由雇员承担,缴费率为缴费工资的10%;二是在新模式下,由私营机构AFPs负责养老金缴费的收集、账户的管理以及基金的投资运作;三是养老金给付水平取决于雇员退休时的个人账户资产积累余额,预期寿命以及折现率等因素;四是在新模式运行中,政府仍起着重要作用,它是私营养老金体制的监管者和担保者。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