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调研之后,蔡昉发现,“真正能够改变人口工作时间从而对老年人供养能力产生影响的,是实际退休年龄。把实际退休年龄从50岁延长到60岁,可以大幅度降低老年人口抚养比,即把每百名劳动年龄人口需要供养的老年人口,从2050年的109人降到58人。”这一数字的对比是惊人的,虽然表面上看,延长退休人口年龄是切实可用的办法,但是,在中国的应用并不切实际。“即便自己50多岁的时候仍然可以工作,但是也没有什么企业愿意使用50岁的人。”一位企业员工接受采访时,向记者表示,“退休年龄不够,又找不到工作,这中间几年就意味着没有收入。”
蔡昉同样也指出,如果单纯改变法定退休年龄而劳动力市场却无法充分吸纳这些人口,则意味着剥夺了他们在就业与退休之间的选择,使他们陷入窘境。很多发达国家把提高法定退休年龄作为应对老龄化及养老基金不足的手段。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情况截然不同,使得这个做法不应成为近期的选择。
此外,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人均受教育年数,60岁人口只有6年,比24岁人口(10年)低了40%。这意味着年龄偏大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比较弱势。“所以,我主张加强教育和培训,创造未来提高退休年龄的条件。同时,也不排除针对某些高职称的科技人员和教师实施自愿基础上的弹性退休制度。”他说。
退休选择权交给谁
虽然延长退休年龄对缓解养老金压力有利,但潘锦堂说,大多数企业希望降低员工退休年龄,本该退休的工人,企业反而还需保证5年的就业,企业会不会有困难?延长退休年龄,企业给员工缴纳的养老金就要增加,同时还要相应支付工资,“成本整体上升,盈利水平下降,对整个国家来说都不利。”潘锦堂说。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也测算过,如果在全国实行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政策,每年可能会涉及上千万人,并由此导致年轻人无法进入这些岗位的问题。这一巨量岗位无法腾出,可能很难通过开发新岗位等方式一下子化解。“另一个现实情况是,有很多人想提前退休,国家制止的办法本来就不多。一旦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有人想早退,有人想晚退,人事部门管理起来会很麻烦,成本也会提高。”潘锦棠表示。乔健也承认,“延退”减少了政府的责任,增加了企业负担。
而一旦延退,弹性选择权交给谁成了关键。目前来看是两种选择,一种是交给雇员,到60岁由雇员自己选择继续工作还是退休,另一种是交给企业,员工到60岁是否返聘由企业来决定。权利给谁各有利弊,但是在采访中更多的专家认为,选择权很可能交给雇员,最后也许会发现———企业不需要的人留下,企业拿他也没有办法。“和《劳动合同法》出台前一样,企业对此不是很关心,觉得这事跟自己没关系,一旦可能出台之后才发现影响很大。”乔健表示。
“延退”不仅是国家宏观管理的措施,更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息息相关。在可能延退的消息披露后,有企业甚至最近想联合建议,全国工商联从企业角度,对延长退休年龄可能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展开评估。
分行业推进是最现实办法?
采访中专家认为,作为一项弹性制度,应该对不同的劳动者区别对待。在乔健看来,最现实的办法是分类管理,通过试点、调研推进,总体上制造业不适合采取推迟退休的制度,适合的行业集中在脑力劳动行业。乔健说,比如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延长退休会降低企业效率;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推行,则可能有利。“不同领域的老职工有这样的诉求,尤其是高级知识分子、部委官员、事业单位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乔健表示。“不同行业采取试点的办法,积累经验会比较现实。我个人倾向于男性推迟到65岁,女性到60岁,当然,前提是在特定的领域和部门。”乔健表示。目前在一般大学,二级教授可以延聘到65岁,博士生导师在65岁招收博士生,退休年龄就可以延期到68岁,前提是身体状况允许。
采访中一位不便具名的专家称,延迟退休不宜在短期内向全国特别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垄断行业推广。“公务员群体延长退休年龄对国家没有好处。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和退休金由国家拨款,相当于左口袋到右口袋。”潘锦棠表示,到了60岁时,公务员的成本最高,“早退下来两个老干部,节省下来的成本可以负担三个大学生”。
从地域看,率先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发达地区,或是开先河者。此前上海市已从2010年10月开始试点柔性延迟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率先试行弹性退休制度。深圳市拟延迟领取养老金的《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养老保险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有望在近期出台。“征求意见的程序已经走完,目前正在人大审议的过程中。”深圳市社保局新闻发言人黄险峰称,预计在几个月之后就会正式出台。
在《征求意见稿》中,“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参保人,经本人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以延迟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年限计算为缴费年限,纳入缴费指数的计算”的规定,被认为是为“弹性退休”制度留下衔接接口。综合《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
相关链接
盘点全球退休政策
韩国:企业规定的平均退休年龄是57岁,但实际上做不到,不少人的实际退休年龄只有53岁,就是说非常多的上班族他们实际的退休年龄比自己所希望的退休年龄要早。韩国退休年龄并不统一,教师和大学教授等国家事业单位的人员退休年龄在60-65岁,而企业员工就要早得多了。
日本:由于人口老龄化和政府银库吃紧,虽然日本法定退休年龄是60岁,但实际上,要等到65岁才能真正拿到养老金。根据2008年的统计,日本要拿养老金的高龄人口有2819万人,按日本总人口来计算,每5个人中就有1个人靠养老金生活。只要住在日本,不管你是不是日本国籍,都必须参加国民年金保险,而且缴纳比例非常的高,20岁以上60岁以下都必须强制性的加入。
法国:为兑现竞选承诺,法国奥朗德政府6日以政令形式宣布,将从18岁开始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员工的退休年龄从62岁下调至60岁。这样的人群在全法国大约有11万人,其他人群的退休年龄仍然是62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法国人到了62岁就能退休。因为法国的法律规定,受薪者必须交满160个季度的养老保险费才可以享受全额退休金,如果没有交够的话,缺一个季度会扣1.25%的退休金,最高可以扣除75%。这样的话,从22岁开始不中断工作40年才有希望在62岁退休的时候领到全额退休金,65岁以后才退休的人是大有人在。据《证券时报》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