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知识手册 | 社保查询 | 养老保险 | 医疗保险 | 生育保险 | 工伤保险 | 失业保险 | 百家争鸣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社会保险频道 > 养老保险 > 正文
 
企业年金为何成不了养老的主角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因为基本养老已经率先拿走了一大块奶酪,导致企业和个人很难有多余“能量”,再去缴一份“补充”制度的保险费。 如此高的缴费比例,早已超过美国一倍,突破了国际标准警戒线。
  其中,最核心的原因是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过高,让企业和个人在完成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缴费之后,很难有多余“能量”,再去缴一份“补充”制度的保险费。目前,各类企业按职工缴费工资总额的20%缴费,有的地方甚至高达25%,职工按个人缴费基数的8%缴费。

  如此高的缴费比例,早已超过美国一倍,突破了国际标准警戒线。只有特别优质的企业,才可能在基本养老保险之外去建立“补充”账户。2006年2月,第一批被获准建立企业年金的三家央企是光大银行、中国银行和人保财险。

  为此,要想改变中国养老保障结构,增加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账户比例,就必须设法提高企业和个人建立“补充”账户的积极性。这就要求一方面逐步降低基本养老缴费比例,同时加快推进养老“双轨制”并轨改革,确保养老的公平性;另一方面要为企业和个人减税,以富余的资金去充实“补充”账户。唯有“两头并进”,才能从根本上调动企业和个人积极性。

  整体看来,中国养老保险体系的总体方向应该是,降低基本养老保险占比,加大企业年金发展空间,最终形成多支柱、多层次、均匀受力的养老保障体系。只有这样,当中国老龄化趋势汹涌来袭的时候,我们才能淡定自若。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社会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