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企业年金一样,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也面临着马太效应。《圣经》马太福音的第25章所描绘的情景被称为“马太效应”——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企业年金的问题恰在于此,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面临的问题也是如此。按照目前试点方案,因为缺乏个人收入账户系统,且政府无法掌握个人家庭收入水平的准确信息,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在试点初期很可能不能由个人单独购买,而要采用“个人投保、企业安排”的“个险团做”的方式,即职工要通过所在单位统一安排购买。这样就把未在职的城乡居民和没有固定单位的自由职业者排除在外,而这部分才是社会上最需要养老保险的人群,他们更需要具有国家税收优惠的保险产品来安排养老。
当然,制度只能是先有开始然后才能逐渐完善,最终使国家的税收优惠落实到最需要它的公民身上。而在试点阶段,制度设计也会通过将企业为员工代办投保事项的保险公司限定在一家之内、每个投保人在同一时间只能选择一个公司的一种产品,同时还要限制享受税惠的额度以及防止恶性退保以套取税惠等措施来加以规范,但每一种限制都会引起一部分社会群体经济福利的提升或者减损。
人们希望利用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来解决未来的养老问题,但马太效应却使事情变得有点扑朔迷离。无论是保险监管者、保险公司,其他业态的金融机构,还是保险消费者,都希望在博弈之局中做出最佳的权衡,但市场自会沿着自己的规律运行,最终只能是“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如此而已。(来源:金融时报)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