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已经明确了“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决心,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为实现这一目标,此次报告提出了一项重要的改革路径,即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一方面,我国养老保险金存在较大的缺口,另一方面,党中央和国务院有意通过社会保障的方式来调节再分配,以达成再分配更加公平的效果。事实上,在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基础上,政府还将推进基础养老金的全国统筹,这意味着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政府将有更多的精力投向企业年金的制度建设,有助于企业年金业务实现长足发展,最终实现“养老三支柱”的平衡发展。
“全国统筹,意味着目前分散在各地基层政府(绝大部分是县市级政府)的社保结余基金的管理权限将会逐步上收,掌握在更高级别的政府手中,这无疑对社保结余资金的市场化运作构成利好。”在平安养老看来,这同样意味着自身将拥有参与结余资金投资管理的机会。
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来年的工作重点圈定于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体制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六个方面。令人欣慰的是,会议明确提出,未来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一体化。
在“养老三支柱”中,商业养老保险要想获得极大发展,税收优惠政策是绕不开的话题。目前,延税型养老保险已经紧锣密鼓地列入了试点路线图,上海是该项试点的第一站。作为企业补充养老手段的团体补充养老保险业务目前没有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仅仅是规范的企业年金业务拥有税收优惠,但税收优惠幅度很小,仅企业缴费部分优惠4%,个人缴费部分没有税收优惠,且企业缴费进入个人账户时还必须缴税。
有呼吁认为,另一项政策瓶颈还体现为企业补充养老和医疗保险业务,政府主办的缴费比率太高,尤其是养老保险缴费费率在全国达到了28%,严重挤占“第二支柱”企业年金业务的发展空间,中小企业在缴完税及“第一支柱”养老和医疗等五险费用之后,已无太多的财力再为职工建立“第二支柱”的补充养老和医疗保险账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