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是老百姓退休后的养命钱,安享晚年的基本物质保障。“空账”会不会有一天让许多人老无所依?带着这个问题,1月8日下午,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专访了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主编郑秉文。
“空账”是制度设计的结果
58岁的郑秉文是知名社会保障专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西方经济学、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等。他先向记者解释了“空账”的由来。“社会保障制度的本源模式是现收现付,就是说,它在120多年前诞生时,本来就是用下一代缴的钱养上一代,这叫代际赡养。直到30年前,在智利诞生了一个账户式的储蓄制度,是还在工作的一代人为了自己退休后的生活而攒钱。目前,我国养老金的来源一部分是现收现付,即单位缴的、个人工资的20%,另一部分是个人账户,即个人缴的8%。中国几乎是全世界唯一一个统账结合的国家。”郑秉文介绍说,在这个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制度中,绝大多数的个人账户是空的,因为大家的缴费都用于支付已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了。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现行的养老金制度比较特殊,政府机关和一部分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金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而“空账”主要出现在城镇企业职工的养老制度上。这一制度的雏形始于1993年,当时中国正处于国企改革阶段,所以这个制度带有明显的历史烙印:它非常适合大型国企,而不太适合流动性很强的农民工和城镇中小企业。“因此,个人账户从建立开始,就面临一个转型成本的问题,即现在退休的一部分人当初没有缴费却要拿钱。在十几年前制度建立之初,我国没有解决这个转型成本问题。所以,一旦建立账户,就马上出现了债务;账户比例越大,债务就越大。如果当初建立的制度是美国式的,没有个人账户,那么也就不会产生‘空账’了;或者说,如果当初建立账户时像智利那样,马上靠发行债券的方式解决了这个成本问题,那么账户也就不是空的了。”郑秉文说。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