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具有二元性特征,财力保障水平较低,制度吸引力不强,各地区保障水平差异明显,亟待消弭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及财力保障方面的缺陷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下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大举措。本报告以荆门、焦作等六个城市为案例,分析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进展、财力保障机制建设及存在的问题。
该调研报告并提出以下建议:在考虑财政承受力的前提下,不断增加财政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投入;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合理调整支出结构;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城乡养老保险财力保障机制等。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分析
本报告以湖北荆门、河南焦作、山东烟台、浙江温州、广东东莞、内蒙古乌海六个城市为例,对其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重点分析。为便于分析,本报告把六市分为三类,即:东莞市、温州市、烟台市三市属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归为第Ⅰ类;焦作市、荆门市都属于较发达的中部地区,归为第Ⅱ类;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新兴工业城市,资源丰富,属于资源富集型城市,归为第Ⅲ类。
六城市分布于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财政收入等指标有很大差异,但也有很多共性的特点,从全国的角度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比较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两项制度实现全覆盖的工作部署,六市都根据本地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制度,规定了不同的缴费结构。
荆门市、焦作市设计缴费档次较多,档次之间差距较小。温州市缴费档次较少,但不同档次之间的差距较大。烟台市缴费档次适中,但起点较高,较高档次之间差距较大。东莞市由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过渡到城乡一体社会养老制度。乌海市实行了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六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具有以下几个共性特点:
一是六市都适当提高了基础养老金标准。温州市区基础养老金提高到80元/月,东莞城乡居民人均社会养老保险金达到460元/月,烟台市福山区提高到85元/月,莱山区提高到110元/月。荆门市掇刀区基础养老金从原来的55元/月提高到60元/月,焦作市基础养老金达到70元/月以上。
二是体现了人文关怀。温州市财政对80岁以上高龄老人,每月再给予30元高龄补贴等。荆门市参保对象在领取养老金期间死亡的可一次性享受800元丧葬补助;荆门所属钟祥市对百岁老人加发45元基础养老金;焦作市各试点县(市)区财政对享受优抚政策的烈属参保给予每人每年45元的补贴。
三是初步建立了高档次高补贴、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温州市按缴费档次分别给予最高120元的财政补贴,对缴费满15年的参保人员,养老金从第16年起增加5元。烟台市设置了3000元-5000元较高的年缴费档次供居民选择,起缴点从500元/月起,体现了长缴多得、多缴多得的原则。荆门对选择1000元以上档次缴费的按高出部分2%的标准给予补贴,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每增加一年基础养老金每月增加2元。焦作市对选择较高档次缴费的给予20元以上不定补贴,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每增加一年基础养老金每月增加1元-2元。
四是如果基础养老金标准相同,缴费档次越低回本越快。相同缴费档次,基础养老金标准越高回本越快。相同缴费档次和基础养老金标准,缴费时间越长,回本越慢。但从国家领取的政府补贴角度来看,如果参保人寿命越长、缴费档次越高,则能得到的补贴越多。
以近年来经济平均增长速度(按照8%计算)、同期储蓄利率(按照多年平均以3%计算)、物价涨幅(按照多年平均以2%计算)等来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对居民吸引力不够,尤其是高档缴费吸引力更不够,事实上,六市中大多数参保人选择100元/年的缴费档次。
(二)参保特点
六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参保覆盖面都很高,荆门、焦作、烟台市达到了90%以上,其中,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参保中新农保占大多数,城镇居民比例很小;二是参保人群中,养老金支出主要来源于基础养老金,在实行“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的地区,个人养老账户支出占比很小;三是基本养老金收入普遍低于城市低保收入,城乡养老保险吸引力不够,与职工养老保险相比差距更大。
(三)财力保障比较
从六市财力保障情况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市,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补贴差异较大。三个Ⅰ类地区没有中央财政补贴,东莞市没有省级财政补贴。三个Ⅰ类地区地方财力保障达到3亿元以上,而Ⅱ类地区仅过千万元,差距明显。
从财力保障支出的能力看,Ⅰ类地区尽管没有中央财政补贴,但由于地方财力雄厚,可以支撑养老保障支出。Ⅱ类地区地方财政补贴所占比重明显偏低,但由于地方财政收入有限,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养老保险支出的压力较大。Ⅲ类地区乌海市人少地多,资源丰富,人均GDP在六市中最高,财政收入增长持续性强,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实行全市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
二是各地都很重视民生支出,社会保障支出所占财政支出比重平均达到10.8%。Ⅰ类地区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较少,本地社会保障支出主要由地方财政负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助占社保支出的比重相对较高,保障水平也相对较高。Ⅱ类地区社保支出大部分用于保障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补助及最低生活保障支出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助占社保支出的比重较小,保障水平也相对较低。
三是增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财力支持还有一定空间。六市中除东莞、温州市地方财政补贴占地方财政总收入比重达到1%以上,其他地区(不含乌海)都在1%以下。
保险体系中的制度缺陷
我国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具有明显的二元性特征,而且财力保障水平较低,制度吸引力不强,各地区保障水平差异明显,在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及财力保障方面还存在诸多的缺陷和问题。
(一)财力保障水平较低
从六市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财力投入看,地方财政补贴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不超过1.5%,Ⅱ类地区地方财政补贴仅占当地财政总收入的0.2%左右,地方财力保障水平较低,而且在结构设计上也有一定问题。
Ⅰ类地区中央财政补助基础养老金只负担50%,而这些地区大多数实行了省级统筹,省里将这部分资金统筹到相对困难的地区,使得地方财政补助大多用于弥补基础养老金支出,对缴费的补贴标准不高,财政补贴少,领取标准低,这导致了制度吸引力不强、居民参保的积极性不高。
(二)保障水平差异明显
由于我国当前仍然存在着较明显的城乡二元经济特征,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也存在着城乡有别的二元体制,财政在支持职保与新农保方面存在不合理性和不平等性。
六市虽然对民生方面特别是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很重视,支持比重都达到8%左右,但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支出占社会保险总支出比例总体仍然不高,特别是Ⅱ类地区主要用于职保政策落实和低保等,使得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所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很小。
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间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水平普遍不超过80元/月,而经济发达地区保障水平较高,东莞城乡居民人均社会养老保险金达到460元/月,温州达到146元/月,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这容易造成地区间社会保障水平的不均等,形成新的贫富不均,进而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也不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导致不同区域地方政府所承受的财政养老负担差异较大。
(三)财政负担预期过重
目前,除了各级政府的财力保障,集体缴费所占份额极少,而且居民大多选择低档缴费标准,承担责任较小,过于依赖财政投入。此外,基金账户隐性缺口和预期负担明显。
一是基金账户存在隐性缺口。按现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发放办法,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发放办法相同,月计发标准以个人账户积累额除以139个月,也就是说从60岁开始领取养老金,约12(139/12=11.58)年左右个人账户资金将会全部领完。而按制度规定个人账户资金领完后养老金待遇不变,因此,政府将负担此后个人账户养老金支出带来的隐性压力。
二是基金贬值风险带来的预期负担。按目前物价水平及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个人账户实际处于缩水和贬值的状态。
国家规定,社保基金只有存入国有银行和购买政府发行的特种国债两种方式,但目前适合社保基金购买的特种国债一直未发行,普通国债由于可回购等原因,大都不适合社保基金购买,因此目前社保基金实际上只有银行存款这一唯一的存放形式。一方面,国家银行利率较低,基金利息收益有限;另一方面,物价快速上涨,据有关资料显示,2011年全年CPI在5.4%左右,个人账户实际是贬值的。从经济发展趋势看,社保基金存在被通货膨胀侵蚀的风险,这也会造成财政预期负担加重。
(四)基础工作亟待加强
从前期调研情况看,有的地方过于强调参保进度和参保面,忽视基础工作,经办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基础数据不准确。有的地方没有统一的专用基金财务管理软件,既影响工作效率,又不利于规范化、电算化管理。
此外,还存在与其他保障制度的衔接问题。虽然按政策规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等可以自由转移和接续,但目前没有统一、具体的衔接办法,参保群众在不同社会保障制度之间转移没有明确的政策依据,难以操作实施。
特别是现阶段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大量流动、频繁转移,社保制度之间衔接不畅,将影响广大群众社保权益的落实,同时又给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顺利推进带来一定的困难。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