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缴养老保险的情况在全国同样不容乐观。
10月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表示,我国大概有3亿多人参加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今年有累计3800万人中断缴保险。而9月份,在2013中国养老金国际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珍也曾指出,在人社部做的一项调查中,有23%的工作人口中断了缴费。
中山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申曙光表示,未来的几年内,退休年龄够了却因参保年限不满而无法退休的现象会越来越多;同时,这种现象直接影响了工作人口在缴纳社保方面的选择倾向,中断或者工作之初就放弃缴纳社保的现象将会增多。
养老保险基金是社保基金的大头,也被称为百姓的“养命钱”。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指出,养老基金结余主要来自于财政补贴,制度自身造血能力尚显不足。
业内提醒缴够15年停缴是误区
社保部门人士说,出现“缴够15年就可以停缴”的认识误区,主要原因是参保人对退休金的计算方法搞不清楚,不了解现在是否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会对将来退休待遇产生重大影响。“15年”只是参保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能够按月领取养老金的一个基本条件,不够15年,只能领取一次性的养老待遇,把“15年”当成一个最终目标的情况是非常不可取的,最终损害的是个人利益。
因为中断缴费的原因千差万别,但中断缴费后对个人养老保险待遇享受带来的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即缴纳养老保险费越多,个人账户中的余额越多,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越多;缴费时间越长,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也越多。目前参保人数较多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秉承的也是这一原则。
当然,政府主导的养老保险,目的是保障参保人员退休后基本生活,个人缴费只是养老保险待遇领取的因素之一。最终,养老保险待遇的领取,还与当时的社会工资水平、通货膨胀率等综合因素相关。这其中也包括政府为提高退休人员待遇而进行的政策倾斜和人为调整。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