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下文简称《办法》)是中央深改小组规划的2015年重点工作之一。6月29日,上半年尚未结束,《办法》征求意见稿就已出炉,令各界注目。这种关注,不仅源于《办法》关系到数以亿计劳动者的“养命钱”,其影响更辐射至金融、资本市场的运行与改革。
养老基金的投资运营一直是个热门话题。多年来,只能存银行、买国债的养老基金在保障了“安全”的同时,却因常年跑输CPI而“隐形贬值”。2012年、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广东和山东先后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结余资金委托给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专家表示,《办法》在试点实践基础上“千呼万唤始出来”,将推动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的整体改革与完善。
支付压力即将陡增
人社部6月30日公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4》(下文简称《报告》)显示,2009~2014年,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益率为2.2%、2.0%、2.5%、2.6%、2.4%、2.9%,低于同期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
截至2014年底,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结余达到3.5万亿元。按照五年定期存款5%的利率计算,相差一个点,3.5万亿元每年的“损失”就是350亿元。也有专家测算,若以CPI作为基准测算,养老金在过去20年贬值近千亿。“安全了,但也‘缩水’了。这是养老基金现阶段面临的最大困境。”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褚福灵教授认为。
在问题的另一边,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压力已近在眼前。2013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总数已超2亿,2030年前后我国将步入“超级老龄化”社会。清华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郑伟教授预测,届时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至少在三成以上,抚养比下降为2:1。
往近处看,如果按照55岁退休推算,建国后出生人口最多的主力婴儿潮时期(1962~1973年)出生的女性,将从2017年陆续开始领取养老金。“需求不断提升,供给持续下降,基本养老金支付压力将开始陡增。”郑伟表示。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