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结余各地差异极大 东北平均不到2人养1个人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目前,总体上看,中国的养老金结余量很大,远未到入不敷出的地步。但是,一些局部地区问题严重,不仅结余存量水平非常低,而且收不抵支。这些地区正在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养老金困局。
也有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养老金事关民生,地方政府会极力保证养老金的发放,财政上多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用其他资金去弥补养老金的空缺。
这些养老金支付压力大的省份,企业背负着较大的压力。国务院此轮“降成本”措施中,对于养老保险降费方面,指出“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超过20%的省份,将缴费比例降至20%;单位缴费比例为20%且2015年底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超过9个月的省份,可以阶段性降低至19%”。
黑龙江目前养老金企业缴费率为22%,在全国而言水平较高。梁启东表示,东北三省国企比重高,即便想推动国企改革,将国企养老成本转移给社会,但财政很困难,也接不上,还得国企自己担着。
郑春荣表示,黑龙江等省由于养老金支出压力大,导致企业社保缴费率居高不下,有些达到22%;而东部省份,如广东等地,企业缴费率低的只有14%——不同地区企业负担差异很大,加剧了企业不公平竞争。
冯广栋表示,虽然黑龙江采取了系列措施自求平衡,但仍难以缓解不可持续的问题。他建议尽快实施全国统筹,由国家统筹调剂解决人口老龄化和赡养比等原因造成的相关省份养老金缺口。
改革难度大
8月22日,国务院下发的降成本方案中,为了支持地方阶段性降低单位社保缴费比例,方案提出“综合采取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开展基金投资运营和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以及支持各地通过拍卖、出租政府公共资源资产等方式筹集资金,为降低企业社保缴费比例创造条件”。
梁启东表示,划转或拍卖政府公共资产,现实中容易触碰到“国资流失”等难题,并不好操作。
早在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就明确提出,要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但至今全国统筹的方案尚未出台。
郑春荣表示,全国统筹虽是改革既定方向,但那些养老金余额几千亿的省份,未必乐意将本省资金交由全国统筹;各省企业缴费基数不同,也会存在不公平问题。另外,如果基础养老金由全国统筹,责任归中央政府,如何调动地方积极性,来保证社保金的及时足额的上缴也是个问题——有些省份可能会为了“放水养鱼”,降低当地企业缴费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