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三
买了医保不自知也被换名
虽然被同事冒名治疗,但王木养却“不知道什么时候买了医保”。他是2009年第一次进佳恒板业公司,当时车间发下来一份表格,要求要购买医保的工人签名确认,“为了省钱,大家都不签,我也没有签。”
2009年年底,王木养离开公司,2010年7月重新入职,“这一次就没有人再询问我要不要买医保。”后来得知徐翔宇用了他的名字住院,“有同事说是为了用我的医保金,后来我去查问了一下,才知道自己真的有医保,好像是2009年已经开始买。”
25岁的王木养左手只剩3根指头,食指和小指头缺了大半截,那是今年5月15日下午2时30分一台压机将其切断的。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虽然自己有医保,但公司还是依“惯例”让他换了“江立镓”的名字住院。
改名换姓
三个可能
1 骗取医保
吴先生怀疑,公司把太太的名字改为有购买医保的同事,可能是想逃避全额的治疗费用,由医保为其承担大部分的治疗费。鉴于多数在生产一线的员工没有购买医保,有理由怀疑该公司用冒名手段,“最大化”利用医保资源。
2 以防索偿
受伤的员工用其他人的名字入院治疗,包括病历在内的医疗记录都不属于自己,出院后便没有了鉴定工伤并追讨赔偿的凭证,公司可免后顾之忧。
3 维持形象
吴先生表示,佳恒公司的工伤率很高,员工没办法申报工伤,这就能维持公司的安全生产形象。如果一切按规矩申报,“相关部门肯定会调查甚至执罚”。
在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广州市工伤保险安全生产浮动奖励办法的通知》中有相关规定:“工伤保险安全生产奖励费用,在按规定提取的工伤预防费项目中列支。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