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总额预算额度。建立由医保、卫生行政部门、医院三者进行协商的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充分测算医疗成本,根据病人的流向合理确定预付额度,使医保额度与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量相匹配。对超过预算的部分要研究实际情况,如果确属接收了某些疑难重症患者或者持医保卡就医的人数增加,其费用超过预算总额,对于超出规定的费用应做区分对待而不是一刀切,防止打击医院的积极性。
二是要完善医疗机构指标考核指标体系,进行精细化管理。制定权威的临床诊疗指南,落实完善各病种临床治疗的技术路径,根据病种诊断、病情、个体特征、医疗技术、医疗资源、消耗等因素综合确定考核指标。如果医保部门只是单纯的改变支付方式,缺乏专业性的、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制度的配套,缺乏防范道德风险与激励机制结合的长效机制,费用控制的效果同样会大打折扣。
三是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医生的管理。一旦发现有病人投诉、不合理推诿病人现象,要进行处罚和教育。
四是政府要继续加大财政投入。既要帮助医院改善硬件设施,也要帮助医院改善运行,同时弥补医保总费用投入的不足。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