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费医疗”这个于计划经济时代滥觞、由政府斥资支撑的体系一直鹤立于其他体系之外,这种“选择型”制度安排因公平和效率俱失而饱受诟病。由部分群体独享公费医疗走向全民医保乃大势所趋,但其中的利益平衡和策略选择,关乎改革成败。鉴于此,如何看待北京市45万公务员由公费医疗并入医保?以下两文将作分析。
据报道,到年底前,北京18个区县45万公务员将结束公费医疗,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其原则是不降低公务员原有待遇,各区县建立公务员医疗补助制度,国家对公务员实行医疗补助。
我国现行医疗社会保障有四种形式:公费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语境下,“公费医疗”无疑是含金量最高的体系。这个于计划经济时代滥觞、由政府斥资支撑的体系一直鹤立于其他体系之外,在公平与效率不可偏废成为共识的当下,“选择型”制度安排因两者俱失而饱受诟病。
公费医疗,由政府大包大揽,其效率痼疾已日益呈现:管理失灵,漏洞百出,浪费医疗资源。而数年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政府投入的医疗费用中,80%是为了850万以党政干部为主的群体服务的”的结论,更平添了公众对医疗体系公平性的焦虑,张扬了改革的诉求。在这种大背景下,北京18个县区45万公务员告别公费医疗,把盘附于身份之中的特权剥离出来,并轨于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之中,值得我们投以期许的目光。它给公众描摹了一幅重塑合理的制度安排,提高制度效率,促进社会公平,并实现制度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远景。
审视北京区县的改革之举,“国家对公务员实行医疗补助”这个“尾巴”容易引起期望一步到位的改革激进派的不快。让步也许是一种无奈,毕竟要动他们的“奶酪”并非易事,正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纳税人付出一定的“赎买”成本来降低改革的阻力,未尝不可以视之为以退为进之策,毕竟用渐进式改革保障稳健推进还是符合大多数人的长远利益。这也是国际的普遍做法,政府雇员全部参加整个社会统筹的医疗保险,政府再帮他买额外的商业保险。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