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认为,应该“科学地对药品和技术的准入进行评估。”因为制定医保目录的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评估,“成本效益很差的药品和检查方法无形中极大地浪费了医疗资源”,“医生想要用,无论多贵都可以用。这是任何国家都不能支撑的。每样东西必须算笔账,考虑性价比。未来如果继续敞口下去,必然资金是不够花的。”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认为,基本医疗保险应该明确“何谓基本”,现有的医保基金筹资水平,还有很多医疗项目医保无力承受。
而在更早实行总额预付的江苏省镇江市,该市人社局医疗保险处处长钱小山则指出,一方面,医疗保险应该主要针对个人或家庭无力承受的因疾病及治疗可能引起的经济风险。但在实际执行中,医保政策带有很多福利性的思想,“福利用医保支付,不符合保险学互助共济的原理,给基金造成了浪费。”;另一方面,医疗保障的水平应该根据参保人的支付水平决定。当前,城居医保和新农合都存在筹资水平远低于城职医保而保障水平相差不大问题,既要用城职医保的结余来弥补赤字,又引发了一些实际上已经就业的人群放弃城职医保,转向城居医保和新农合的流动。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