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医保向成人医保无缝衔接
少儿医保,保障的是0—18岁的人群,由此,18岁以上却未就业的人群,就成了医保的真空地带。针对以往大学生公费医疗制度只覆盖本市31所公办高校及20所科研院所本专科大学生(含研究生)约37万人,而民办高校、系统行业办高校的本专科生以及各高校的高职生等近14万普通高等教育学生未纳入制度性医疗保障的情况,上海去年4月1日起对51万大学生实施医保全覆盖,实现了各类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统一医保待遇。
根据规定,大学生住院(含急诊观察室留院观察)医疗费用,首先由个人支付起付标准,起付标准以上部分由统筹资金支付。大学生因重症尿毒症透析、恶性肿瘤、精神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门诊治疗发生的医疗费用,由统筹资金支付。对普通门急诊实行“财政定额拨款、学校管理、专款专用、超支分担”的院校管理方法。大学生在院校内医疗机构就诊发生的医疗费用,由院校支付不低于90%;在院校外医疗机构就诊发生的医疗费用,由院校支付不低于80%,其余部分由个人自负。
至此,少儿医保与成人医保之间的保障通道完全沟通。由最初的社会互助共济到如今以政府组织实施纳入医疗保险范畴;覆盖人群从新生儿到18周岁以下以及年龄在18至20周岁的各类中等学校在册学生,进而“扩容”至在校的大学生;保障范畴从享受住院和门诊大病医保,到刚实施的少儿学生门诊医保。在民生政策的支撑下,上海编织起一个由“政府组织实施为主、互助共济补充医疗保险为辅、医疗救助”而共同构成的多层次保障体系,实现了沪籍未成年人医疗保障的全覆盖。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