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上一次已经看到了一些不同的降价思路,除了取消单独定价,根据临床不同类别的实际使用需要进行价格调整也是一种思路。”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表示,对外资、合资与国内企业品种同品种价差过大的问题,将是下一步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
影响企业有限
如果从整个行业来看,将中标价格作为政府定价的重要参考,对今后企业的市场行为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内外资企业形成比较统一的看法是:药品降价必然使产品的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
首先是企业产品的投招标政策策略和市场策略将受到最直接的影响。今后每一个产品的中标价格,都将影响到全行业相同通用名药的政府定价行为,如恶意投标也将可能给同类产品带来致命性打击。
同时,上述会议也确定了新进医保而未定价的药品,将以市场平均中标零售价作为现行价进行测算。那么就意味着,企业必须对进入医保目录给药品可能带来的价格损失和医保扩容之间的得失作重新考量。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此次降价对制药企业的影响或许没有市场想象的那么大。安信证券首席分析师邹敏认为,目前决定企业盈利的关键指标主要还是招标价,而大多数非独家药品由于市场竞争,其招标价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最高零售价,对企业盈利影响并不大;而独家品种由于最高零售价与招标价往往价差不大,因此受降价影响较大,但是如果只是业内预计的5%的下降幅度,企业可以承受。
申银万国资深分析师罗鹃也持同意观点。她表示,真正影响药价的因素是招标,招标价由市场决定,竞争多则价降,竞争少则价稳。而在发改委下调零售价之前,招标价因为竞争激烈,实际上已经明显下调。
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其实药品价格下降,对药企并不完全是坏事,由于纳入医保,销售往往会上升。以恒瑞的多西他赛为例,2004年纳入医保,当时销售规模低于1亿,如今价格下降了一半以上,但销售规模已经达到了10亿。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