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兜底或成历史
目前,很多学者希望,公费医疗制度并轨后,能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显而易见,在旧的公费医疗体系中,公务员人群到定点医院就医后,凭单据可以报销80%~90%的费用。而与基金管理不同,各地都根据财政能力的不同给予公费医疗以“无限保障”。虽然各地都设定了报销额度和比例,但实际花费主要视各个省市的财力来定。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报销并没有封顶,预算每年增加5%~10%。
而这样的机制造成了公费医疗费用的高速增长。从《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上可以查到,1978年至2006年,“行政事业单位医疗经费”从27亿元增加到374.6亿元,其金额增长了1200%。
诸多研究表明,公费医疗群体的平均医疗花费比其他患者高。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案统计室张柔玲对某三甲医院2004年4个常见单病种(乙型肝炎、甲状腺肿、脑梗塞、急性阑尾炎)住院病人实际发生的住院费用进行比较后发现,公费医疗的花费很明显地大于社保医疗和自费病人。比如,同样是脑梗塞,公费医疗人员的总费用是14205元,医保病人总费用是10284元,而自费病人的总费用仅为5900元。
公费医疗的浪费也被很多卫生经济专家所诟病,所谓“一人得病,全家吃药”等民间笑谈已经成为公费医疗的一大标签。
北京市平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刘长青曾表示:“在公费医疗下,平谷区定点医院隐性亏损每年在500万元左右,相应的财政支出大幅超过预算。近几年来,每年大约以20%的速度在增长。2008年,平谷区公费医疗财政支出预算为3200万元,实际财政支出4300万元。”
若实施并轨改革,则需要各级财政付出一大笔费用。根据目前的改革路线图,由于此前公务员并未缴纳保险费,财政必须一次性补足公费医疗转轨后基金所需的费用。不过相比于公费医疗投入的高速增长,这样的一锤子买卖也是值得的。
以北京平谷区为例,一次性补贴5000万元到医保基金以使公务员的医疗报销纳入保险机制。在保险机制下,基金的管理方式有望使财政兜底的管理方式彻底成为历史。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