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日,56岁的农民吴凤仙获得了由卫生部部长陈竺颁发的河南省首张“居民健康卡”。自此,农民在全省范围内看病就医实现“一卡通”。
这是河南省新农合制度创新的一个缩影。目前,河南省参加新农合农民达7965万,参合率达97.65%;参合农民在省、市、县、乡所有定点医院,住院费用即时报销;参合患者住院费用补偿封顶线达到15万元,位居全国第一;新农合住院报销比例分别在乡、县、市和省级医院提高到90%、80%、70%和65%。
河南省卫生厅厅长刘学周说:“新农合制度是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最贴近民心、最合乎民意的民生工程。这一制度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而且提升了农民的尊严感和幸福感。”
保障水平全国领先
2010年9月23日,鲁山县张官营镇胡楼村5岁女孩杨培英因患先天性心脏病,在郑大一附院成功实施了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成为河南省首例“新农合儿童大病直补试点”受益患儿。全家人没想到,做了一次心脏手术,只花了1000多元。
河南省将先心病、白血病等纳入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试点,凡是符合条件的患儿住院治疗费用,新农合补偿70%,医疗救助补偿20%。也就是说,患儿只需支付10%的医疗费用。目前受益儿童达7743人,补偿金额1.65亿元。
从2003年起,河南先后6次调整和完善新农合补偿方案。2012年,农民住院补偿封顶线由2011年的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是河南农村居民纯收入的27倍,居全国首位。一次性住院花费超过6万元报销比例提高到80%,10万元以上提高到90%。
提高慢性病及特殊病种大额门诊费用报销比例。特殊病种大额门诊费用报销比例不低于70%,慢性病门诊费用报销比例不低于60%。
提高普通门诊费用报销比例。参合人员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门诊就医费用,报销比例不低于50%,比2011年提高10%。
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筹集新农合资金489.17亿元,享受合作医疗补偿的参合农民3.69亿人次,累计补偿医疗费用399.32亿元。
新农合制度有效减轻农民的看病就医负担,改变了农民“小病拖、大病扛”的习惯,使很多家庭避免了因病致贫的命运,为农民撑起了一把遮风挡雨的“健康伞”。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