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知识手册 | 社保查询 | 养老保险 | 医疗保险 | 生育保险 | 工伤保险 | 失业保险 | 百家争鸣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社会保险频道 > 医疗保险 > 正文
 
保险业吹响进军医疗产业号角 三大利好尚需细化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6月19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保险业服务医改,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并鼓励探索保险公司兴办医疗机构。
  样本三中国平安广东开诊所多元布局医疗产业

  实际上,中国平安是国内最早布局医疗产业,也是涉及面最广的保险公司:从体检机构到高端诊所,直到参与公立医院的转制重组,中国平安的触角可谓深入医疗产业的方方面面。

  早在2008年4月16日,中国平安与国内最大的民营体检机构慈铭体检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成为继鼎辉投资之后,慈铭体检投资者名单上又一个重量级的名字。

  2009年中旬,中国平安宣布旗下的平安信托与中山大学合资成立医疗机构广州宜康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康),目前,该公司投资的多家诊所已在广东地区开业。

  2011年4月,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信托与深圳龙岗区政府签署关于公立医院龙岗中医院的合作协议,中国平安有望在业内率先参与公立医院的转制重组。

  事实上,如何通过介入医疗机构,以控制医疗成本,一直是专业健康险公司面临的一道难题。通过合资方式介入健康产业,不仅可能控制过度赔付的风险,也不失为开拓健康产业市场的一服良方。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为62.71亿人次,入院人数为1.53亿人。2011年公立医院门诊人均医药费用为180.2元(其中三级医院人均为231.8元);公立医院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为6909.9元(其中三级医院人均为10935.9元)。2011年全国医院院均总收入为5786万元,其中医疗收入2858万元、药品收入2334万元。

  谈及中国平安在医疗领域的布局。保险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是国内商业保险公司与国际接轨的必然之路。以最早的中国平安与慈铭的联姻为例,双方就属于双赢。一方面,民营医疗机构需要保险公司的强有力的客户支持;同样,保险公司也需要扩展业务领域,加大对非公医疗机构的保险覆盖面。

  据悉,在国际成熟的医疗体系模式中,基本采取第三方付费的形式:由保险公司担任第三方,代理结算投保客户的医疗费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部分“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问题。在国内尚未完全成熟的医疗保障体系中,政府大力推动以公共医疗机构为主体的基本社会保障。但是在社会基本保障范围之外的“高层次买单”领域第三方付费的形式近乎空白。“实际上,国内的大医院人满为患,许多公立医院并不需要保险公司为他们增加客源。在这种环境下,这些大医院不需要第三方付费就能够解决发展问题,而恰恰像慈铭体检这样的市场型的民营医疗机构,需要保险公司的支持。”(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社会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