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对普通号的需求高于既往,而专家号的紧张程度明显比过去缓解。”刘建院长称,7月2日,医院增加普通号1400个,比既往增加了近20%,有15个科室实行“不限号”。而7月1日,医院普通号增加600个,专家号出现剩余。
长期以来,北京大医院专家均是“一号难求”。此次试点的医事服务费,将患者看知名专家的成本提升数倍,令部分人不解。刘建院长认为,试点实际上是通过价格杠杆的调节,使一部分常见病患者被引导至普通门诊看病。他表示,原先挂专家号的成本较低,客观上造成大量普通患者占用了专家的资源,由此形成了专家一号难求的局面。
今后,普通门诊需求增加,有助于缓解“看专家难,看知名专家更难”的现象。同时,由于专家的平均服务人次减少,对每位病人的服务时间相应延长,也是令专家号服务提升水平的一个契机。
韩晓芳主任也说,改革对患者而言,希望不仅是看病便宜了,也希望不久的将来,挂号能容易些。挂知名专家号除去医保报销40元,自己要掏60元,不便宜。韩晓芳认为,适当拉开档次以后,那么就用经济杠杆引导患者合理就诊,过去一些大量普通的门诊患者占据专家资源的情况,能够通过这样一个经济杠杆得到一定的解决。按照病情选择挂号的医师,腾出更多专家资源给需要专家的人群。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