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100多万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在缴费参加新社保年度居民医保时将发现个人缴费额比去年多缴50%至108%的费用。昨日,广州市人社局起草了《关于调整广州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的通知》,并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按照新的参保缴费额度,普通居民和老年居民每年个人参保缴费的额度分别从480元、500元均增加到1000元。调整后,参保人就医发生费用的报销比例将从70%提升至75%。
据悉,广州就居民医保缴费额作出较大幅度调整的主要原因是该项保险参保人数不足,参保人住院率、门诊率较高导致居民医保基金当期缺口近两亿元所致。虽然通知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但在调整政策正式出台之前,办理新年度居民医保参保登记的,将暂按调整后的新标准预收费,待正式文件印发后多退少补。
缴得少用得多每年缺口两亿
据悉,广州居民医保参保登记人为258万,但去年的实际缴费人数仅138万,有120万居民应缴费而未缴费,这使得居民医保基金的共济能力下降。而实际参保缴费人数,在政策出台之初的2008年则达到188万,随后出现逐年下降,到2011年,流失参保人50万。而按照国家、省政府有关文件,对居民医保的保障覆盖面和保障待遇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大中专学生参保率需达到100%,其他居民参保率需达到95%以上,广州的实际缴费参保率刚刚超过50%而已。
与此同时,居民们在参保问题上,还存在平时不参保、病时才参保的问题。直接表现为居民医保费用的刚性增长,实际筹资水平与实际消费水平的差距加大。上年度居民医保参保人平均费用达486元/人·年,而人均筹资仅343元,人均缺口达143元,以此匡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每年缺口为两亿元左右(1.97亿)。按照现行政策,这些缺口需要财政进行兜底负责。
“实际缴费参保人数减少,但参保居民的住院率、门诊率却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统计显示,居民医保的参保人住院率为20%,平均门诊次数达38次。同期职工医保参保人住院率为8%,门诊为17次。”广州市人社局医保处处长张学文表示。初步预计新年度人均医疗消费将进一步增涨,其中,老年居民将高达2925元/人,非从业居民将高达1813元/人。
“调整额度后可实现收支平衡”
社会保险的可持续也是一个关键问题,而按照目前的基金每年2亿元左右的缺口来看,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到整个政策的持续性。“医疗保险需采取个人缴费和财政资助相结合的方式筹集基金,不可能由政府包揽。”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