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要是出一个重病号,那家里基本都是空荡荡的。”陈文川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单靠农业收入,一个6口人的家庭年纯收入不过三四千元,而这些收入常常会被积攒多年用来盖房。在农村,房子新旧常被当做家庭生活水平的高低。有的家庭出了一个重病号,那足足可以抹掉半层楼的。
“要不是政府给出钱报销,花这么多钱,我们家起码两年才能翻过身来。”陈文川说,他和妻子上有年迈多病的老人,下有一个10岁的孩子,家里仅靠一点橡胶来支撑,这次多亏赶上了好政策,才让他们家渡过难关。
保障进程
200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率先覆盖全省
海南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0%以上,是个典型的农业省。农民收入低,农村缺医少药、“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比较突出。为了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让他们能享受到改革的成果,海南省委、省政府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于2003年开始试点,扎实推进“新农合”制度建设。2006年,海南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覆盖全省,比全国要领先两年。
自2003年海南新农合实施以来,农民的医疗保障有了大幅度改善,改变了过去小病拖大病扛的情况。然而,患上大病重病,普通家庭仍难以承受。
2010年率先在全国探索重大疾病保障模式
2010年,海南在新农合的基础上,实施了“大病医保”的新政。在这一年,海南率先全国,在全省范围内将0—14岁(包括14岁)两种儿童急性白血病和四种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纳入重大疾病保障范围,并制订各试点病种的标准化诊疗方案和控制试点病种医疗费用不良增长的措施。
“大病是一个家庭的沉重负担,像儿童白血病这样的大病,不少人多年积蓄不够看病吃药。”见证海南新农合制度逐步完善的省卫生厅农卫处副处长林颖表示,大病保障是衡量一个地区医疗保障水平的重要标准。海南将儿童白血病等六种重大疾病纳入医疗保障范围格外引人注目。
像海南这样的财政小省,之所以有“底气”率先在全国探索重大疾病保障模式,主要是2010年6月,卫生部、民政部联合下发通知:在新农合和民政医疗救助的范畴下,探索开展农村儿童重大疾病的医疗保障工作。同时,还得益于海南新农合的“根深叶茂”。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