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高的支付比例会不会使基金盘子入不敷出?从基金账面上来看,并没有看到这种风险。按人均50元筹资,基金年度筹资总额为2.11亿元。今年上半年,已支付9620.65万元,尚结余一半多。
“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施前,我们做了4种测算方案,考虑了4种年人均收入水平,发病率、大病花费水平、医院治疗水平等等相关因素,最终确定以5000元为起付线,报销80%为目标,测算出人均筹资50元,可以保障大病患者避免因病致贫。”青海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侯鹏宁说,今年,还要研究加强对保险公司的监管,包括三个层次的监管思路,即政府、行业、社会三方面监管,出台专门的监管办法,使其实行更精细化的管理,缩减成本,控制不合理的基金支出项目。
为了加强对基金的掌控力度,今年青海将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力度,将卫生综合管理、医政、药政、医保、医疗救助、大病保险等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医保“一卡通”服务,10月份项目将基本完成。保险公司的经办服务信息系统也将进入运行,对医疗服务进行实时监控。
大病费用往往较高,为此,青海对21类重特大疾病、104种疾病实行单病种付费,排名前十位的大病治疗次均费用不到2万元。今年还将开展总额预付制等多种医保支付手段,这类改革,将有望改变“过度医疗”的行为。
险企介入,压缩报销时间
社会保险是社会的“稳定器”,往往能“四两拨千斤”。大病保险“拨千斤”的效应正在显现,不仅对大病参保患者,还对社会其他方面如医疗保障管理体制、公立医院改革、卫生信息化、药品定价机制等产生影响,直接或间接促动变革。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