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步成效
1.体制机制日益完善
应城市自2007年1月正式启动新农合工作,通过五年多运行,基本建立起以大病统筹为核心的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补偿模式不断优化,受益面和补偿率不断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逐年提高,有效地缓解了参合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状况,减轻了参合农民的医药费用负担,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了保障作用。
2.参合农民得到实惠
在突出大病统筹的同时全面实施门诊统筹,补偿项目逐年增加,补偿比例和受益面逐步提高,农民医疗费用负担明显减轻。2012年,全市参合农民453565人,参合率达99.70%,基本实现了新农合全覆盖。五年多时间,应城累计筹集新农合资金40566.67万元,补偿资金37831.61万元,2012年住院政策范围内补偿率达71.48%,人均补偿金额2683元。
3.医疗机构获得发展
实行新农合后,医疗机构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调查显示,全市定点医疗机构业务总收入和床位使用率有了大幅增长,市级医疗机构年均增长达20%以上,乡镇卫生院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全市乡镇医疗机构累计投入717万元,新建业务大楼10栋,添置医疗设施设备125台(套),培训医技人员898人次,各医疗机构就医条件得到改善,医疗服务和就医环境不断优化,基本建立起以“市直医疗单位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所室为网底”的农村三级医疗保健和疾病预防控制服务网络。
4.党委政府赢得民心
五年多来,各级党委政府将落实新农合政策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组织镇村干部下到村组,挨家挨户宣传政策,调动农民的参合积极性,参合率逐年提高;应城市新农合经办机构坚持“管理规范,程序便捷,服务便民”理念,开展贴心服务;各级医疗机构切实改善服务质量,始终秉承为民、便民、利民、惠民宗旨,积极倡导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为农民谋利益,办好事。这些举措不仅有效地促进了新农合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深得广大农民的认可和赞扬,各级党委政府“关注民生”、“关爱农民”的良好形象深入人心。
二、主要问题及原因
1.部分农民参与意愿不强
经过几年的运行,新农合政策已深入人心,但仍有部分农民对新农合不理解,未能参加新农合,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新农合宣传工作还做得不够。虽然应城市自开展新农合以来高度重视宣传发动工作,但由于涉及面广,加上部分工作人员工作方式简单,宣传不够深入,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民群众对新农合了解不够,对具体政策知之甚少,怎样办理参合、哪些疾病能报、报销比例是多少、报销程序是怎样等还不清楚。二是部分农民互助共济意识不强。认为自己身体健康,参合就是掏钱给别人治病,觉得不划算,互助共济意识不强,健康投资和意外风险观念淡薄,没有意识到参加新农合的惠民性。三是部分农民对新农合政策稳定性持怀疑态度。新农合是一项新生事物,政策还在不断完善过程中,每年的征收标准及报销政策都有变化,造成部分农民对新农合制度稳定性表示怀疑。四是新农合的保障水平与农民期望值仍有差距。随着新农合筹资水平的逐年提高(从2007年每人55元提高到2012年每人300元),新农合的保障能力也有了大幅提升。但随着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日益提高和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新农合对大病患者的保障水平仍然有限,与参合农民的期望值仍有差距。五是流动人员难以公平享受新农合政策。按照现行的政策,新农合实行属地参合管理,即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参合、就医和报销。外出务工、经商等流动人员不能享受门诊统筹报销,在外住院后回来报销比例也低于本地住院。
2.筹资成本高、难度大
新农合虽然强调“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实行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种种原因,筹资难度相当大。一是当前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农民实际支付能力不高,又缺乏集体经济扶持,筹资能力明显不足。二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多元化筹资手段,目前每年的农民个人筹资工作,是一年一宣传一发动的传统筹资方式,层层动员逐户收取,工作量大,效率低,运行成本高,每收取一个农民的参合资金需要2-3元的筹资成本。三是一家一户上门筹资及宣传新农合政策等主要靠村组干部,由于农民积极性不高,少数农民抵触情绪大,村组干部常常出力不讨好,导致了村组干部积极性不高,使筹资进程缓慢,难度增大。
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筹资机制的不健全:一是每年新农合筹资均有任务指标,且层层分解,为完成任务,有的镇、村存在垫付农民个人缴费的情况,这与“农民自愿参加”的新农合基本原则不相符。二是新农合缴费主体是一家一户分散的农民,且基本上是只能采取现金收缴方式,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应城外出务工农民达20余万人,超过总人口的1/4)难以在规定时间内缴费,从而增大了筹资难度。三是以大病为主的保障体制容易诱发农民逆向选择,不利于建立稳定的筹资机制。由于重大疾病和住院医疗发生机率较小,健康人选择不参合,患病的人愿意参合,这种逆向选择影响新农合筹资的可持续性。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