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根据平安证券的测算,短期内,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大病医保对中国保险业的盈收贡献不大。经测算,中性情境下预计大病医保目前潜在市场规模为320 亿左右,伴随着人均收入和人口数量增长,预计至2015 年大病医保的市场规模约453 亿元,贡献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约136 亿元,占中国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的16.2%,占中国人身保险保费收入的1.3%。
大病医保在产品类别上属于医疗费用型保险,保险期限为1 年,盈利模式类似财产保险,盈利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综合成本率和投资收益率。根据测算,基于大病医保保费收入(中性情景)136 亿元、综合成本率98%、投资收益率3.0%、偿付能力150%的假设下,2015 年大病医保可贡献净利润约4.1 亿元,利润率约为3%。
“微利”尚未实现
所谓的“微利”目前尚未实现,中报显示承办大病医保的保险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并不乐观。据一位人保内部人士透露,大病保险业务亏损是大家一致的判断。
目前,全国大部分大病保险业务主要由人保、国寿和太保经办。截至10月底,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大病保险项目为22个,覆盖10个省份的22个地市。中国太平洋保险则已在5个省市8个地区承接了大病医疗项目,服务人群达300万人次。
中国人寿提供的数据显示,六部委文件下发以来,公司在20个省级分公司中标城乡居民人数1.3亿人,中标保费规模突破25亿元。
而参与大病保险市场的保险公司数量还在增加。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3月底,保监会批复了34家具备开展大病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各占一半。
2013年上半年新增大病保险业务的中国人寿半年报显示,至6月底,已赚保费5.2亿元,营业支出为5.95亿元,其中赔付支出为1.42亿元,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4.09亿元,业务及管理费0.44亿元,利润总额为亏损7500万元。
不过也有国寿内部人士分析,账面呈现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然作为准公共产品,盈利本就不是首要目标。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