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病,击倒的不仅是某个生命个体,更是其背后的整个家庭。当家庭被巨额医疗费压垮时,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将起到无法替代的支撑作用。
2013年,农村医保重点将向大病转移。肺癌、胃癌等20多种疾病纳入大病保障范畴,患者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最高可达到90%。这则消息被称为“蛇年新春送给农民兄弟的大礼”。
但那些亟须扶助的病患谁又能等得起呢?当他们眼瞧着“福音”即将降临头顶,却迟迟未见实现,病情并不因此停滞。唯一的求生机会,就是——医保扩容能早一天兑现。
已经过去好些年了,刘志刚教授还不能忘记这件事。那是一个两岁多的农村小男孩,患了儿童白血病。他家太穷,往往是筹到一点钱,来医院治疗一阵子。
“有一年,正治着,没钱了,家人急忙赶回去收麦子。”麦子割了,卖了钱,小男孩又回来住院。
就这样,断断续续治疗了四五年。最后,男孩死了。
“可怜得很。”从医几十年的刘志刚说,一般老百姓凭一己之力看病很难,只有完善的医保制度才能给予患者保障。
但现实生活中,“真正的保障”还有太多的缺憾。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