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知识手册 | 社保查询 | 养老保险 | 医疗保险 | 生育保险 | 工伤保险 | 失业保险 | 百家争鸣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社会保险频道 > 医疗保险 > 正文
 
长沙探索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并轨 城乡医保一个样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的医保待遇有一定差距,如何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共建共享,各地进行了一些探索。2012年开始,长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正式并轨统一运行,机构整合难不难?基金支付压力大不大?群众医疗需求满足得怎么样?
  基金“壮实”了,政府的保障更有底气。2012年,长沙市开始推行“门诊统筹”,参保群众每年600元以内的门诊费用,都可以报销一半。

  保障水平高了,群众的医疗需求逐年增加。尤其是农村居民,保障高了,顾虑少了,愿意到医院看病了。从2012年城乡居民的住院人次费用来看,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三级医院住院的农村居民都略高于城镇居民,医疗保障的城乡差距正在逐步消除。

  李奕介绍,2012年,全县住院人数7.2万,2013年达到了8.4万;2012年,住院总支出1.75亿元,2013年达到了2.15个亿,增加了4000万元。

  但基金支付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怎么应对?引导合理的就医格局很重要。“道理很简单,如果都挤着去大医院看病,不仅群众看得不舒心,基金支付的总费用肯定也要高不少;如果小病都能在基层解决,基金压力肯定要小得多。”李奕说。

  基层医疗结构能不能留得住群众?岳麓区观沙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长沙市第四医院“结”了“对子”。服务中心主任眭荣华说,除了有大医院专家坐诊,凡是社区医院不能解决的问题,比如一些复杂的检查项目和手术,只要开张转诊单,就能到大医院就医。

  在长沙,这项名为“双向转诊”的新办法,让每一家基层医疗机构都能“背靠”大医院。从2012年住院情况看,城乡居民选择三级医院住院的比例为44.45%,远低于上年的56.72%。而农村居民因居住地等原因,多选择二级以下医院住院。据统计,2012年农民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比例达到23.23%,有1/4的疾病在“家门口”就可以解决,逐步形成了“小病在社区(乡镇)、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乡镇)”的就医格局。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社会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