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今日召开2013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介绍2013年第四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
李忠指出,研究制定渐进式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改革决定之一。改革退休年龄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政策,也是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李忠表示,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有多方面的考虑:
第一,适应人口预期寿命增长的需要。几十年来中国的人口预期寿命显著增加,现在的平均预期寿命是75岁。而中国现行的退休年龄政策是上世纪50年代根据当时的人口年龄结构来确定的,1951年政务院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里规定,职工退休年龄男是60周岁,女职工是50周岁。1955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暂行办法中把女干部的退休年龄提高到55岁,这一法定退休年龄延用至今。几十年来,中国人口预期寿命在显著变化,也需要通过改革退休年龄来适应这种变化。
第二,延迟退休年龄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老年人口的数量将以年均800万以上的规模激增。数据显示,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02亿人,据有关研究机构的专家预测,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55亿,2033年突破4亿,2050年达到4.83亿。
“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到时候社会总抚养比将大大提升。我们也许现在是2个多一点的人养1个人,将来也许会到1个人养1个人。”李忠表示,延迟退休年龄,客观上有助于缓解老龄化给我们带来的社会抚养的压力。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