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获悉,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出台,实行半个多世纪的二元户籍管理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户籍“二元化”渐行渐远了,附加在户籍之上的社会福利“二元化”何时才能剥离?同一天,河南省政府下发《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致力于消除因户籍产生的福利不均,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由主要对本地户籍人口提供向对常住人口提供转变。
安居农民工也要有住房公积金
农民为啥要进城?除了能在城里找到更好的工作,恐怕城市现代化的生活环境,也令他们憧憬不已。《规划》指出,力争每年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100万人左右,带动随迁人口100万人左右。怎样把这些人吸引来,住房是一个重要方面。
曾有调查指出,以我省农民目前的收入,很难在城市买到房子。让农民进城,就得使他们“安居”才能“乐业”。因此,《规划》指出,我省将重点支持农民工数量较多的企业在符合规定标准的用地范围内建设农民工集体宿舍,基本解决产业集聚区内稳定就业人员的住房保障问题。
另外,我省以后新建的住房中,必须调整住房结构比例,新建商品住房要重点发展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
而随着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也将有资格享受保障房待遇。
不仅如此,我省还要将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支持农民工家庭购买普通商品住房。
教育随迁子女也能在城里考试
曾经有调查指出,农民愿意进城成为“农民工”,很多人是为了自己的儿女打算。因此,要破除城乡二元化,就必须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