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安徽城乡居民的社保差距在5:1以上,保障对接还存在体制机制上的障碍,应积极寻找突破口。昨日,安徽省信息中心发布《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几点思考》,指出全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均公共成本在10万元左右,要采取措施避免农业转移人口贫民化。
难点农业人口市民化要“过三关”
安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缓慢,全省2012年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6.5%,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22.9%的两倍多。两者差距逐年扩大,由2000年的8.4个百分点扩大至23.6个百分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过程中需要把握好三大关键环节,才能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在自愿原则下,从内到外的完全市民化。
身份转换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前提条件。受制于二元户籍制度,农业转移人口无法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国家明确要求改革户籍制度,梯度放开城市落户限制。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这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第一步。
保障对接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基础条件。安徽城乡居民的社保差距在5:1以上,保障对接还存在体制机制上的障碍,应积极寻找解决的突破口。
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保障。初步测算,全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均公共成本在10万元左右,个人成本超过1.5万元,不含购房成本。这就需要构建多元化的成本分担机制。
关注警惕农业转移人口现“贫民化”
随着城镇化建设加速推进,城市对农业人口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农业转移人口增长加快,回乡创业人员逐渐增多。如何确保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积极稳妥推进?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