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社区不是个好生意”,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日前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首次“吐槽”7年来投资养老地产的诸种压力。
他表示,泰康人寿将养老战略置于最高决策的位置并长期实施,目的是回归寿险本质,深耕寿险产业链,泰康将保持与保险同行的这种差异形态。
投资养老地产并非圈地
日前,陈东升在深圳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透露,6月底泰康养老社区在珠三角又将有新动作。
近年,各保险公司纷纷投身养老地产,其中以中国排名前五的人寿保险公司泰康人寿最为激进。目前,泰康旗下的不动产公司“泰康之家”已在北京、上海完成布局,按照计划,未来还将在全国主要城市建成10所~15所养老社区。
“养老社区从一个创意到今年实体体验馆的推出,我们用了7年。”陈东升在阐述养老地产的投资逻辑时,为这些年投资养老社区算了一笔账。
与短平快的普通商业地产不同,养老地产的建设周期长、利润低。据陈东升透露,一个养老社区项目从拿地到盖房,平均周期是5年,建设1个社区的花费是30亿~50亿,并要承受5年无收益的压力,“180人的团队我们养了5年,只做这一件事情”。
根据现有客户的缴费水平,当养老社区的入住率达到70%时可接近盈亏平衡点,入住90%~95%则可算运营成功。因此,这给销售端增加了不小压力。综合考虑税、费和折旧等因素来测算,养老地产盈利周期为30年。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