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反应最快?
总体上来看,保险公司在SARS发生后的反应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沉默期。媒体在此阶段的报道主要是“保险对SARS是否可以理赔”,该讨论期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中国保监会“将SARS列为国家法定传染病”一纸通知打破了保险公司们的沉默。第二阶段,推出产品期。而媒体对市场上的保险产品又经历了从介绍到质疑两个阶段。后一阶段一直持续到目前。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SARS保险产品的认识会逐步趋于理性。
根据媒体的报道,在北京地区,太平人寿第一家向保监会提交了专门针对SARS的产品申请。随后,各家公司都开始动作――部分保险公司虽没有推出针对SARS的新产品,但对各自的理赔通道、已有的保险产品进行新的组合,也不能说没有动作。有人认为此类做法略嫌“保守”,但也有人评价其为“稳健”。各家保险公司在反应速度上可以说是难分伯仲。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评价:“现在保险市场的商业气氛很浓,很活跃。”
按照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的观点,保险公司在应急方面,应该是“不打无准备之仗”。最重要的应急措施应该是提前培养客户的长期意识,帮助客户建立长期投资的理念;在风险来临之际,加快理赔速度,建立理赔绿色通道。即使借机回报社会,也是以企业的利润来回报,也应该以保全长远利益、不破坏产品的特性为原则。
哪家产品最优?
郝演苏教授将目前市场上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搭配在主险上以附加险的形式销售;另一类是以独立的主险销售。这两大类产品又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以港、台保险公司和内地的大公司和品牌比较好的保险企业为代表,针对老客户推出特别的非典帮助计划。这种类型服务或产品的特点是,老客户的保险产品是在非典发生以前所购买的,新推出的保险产品或服务提高了原产品的附加值,是一项增值服务,有利于提高这些老客户对公司的忠诚度,体现了保险公司长期发展的经营理念。
第二种,保险公司向一线医护人员赠送“子女教育基金”。这种形式属于赠送产品,保险产品的本质并没有改变,是保险公司回馈社会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第三种,以附加险的形式销售专门针对SARS的保险产品。郝演苏认为,此举也不失为一种可以取得积极效果的措施。SARS作为一种新的疾病,统计数据还没有到位,单独销售风险很大,将其与经过市场检验的老主险产品搭配销售,有助于保险公司平衡财务运营,减少风险。
但他同时认为,这种形式对老客户在一定程度上有不公平之处;而且,如果保险公司在宣传和定位上不够准确,就会损害公司的形象。打个比方来说,你要买口罩,就必须先买我的棉被。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消费者对棉被没有需求,他就很难抉择。
第四种,针对SARS的保险产品是主险,可以独立销售。郝演苏对这种产品的评价是其负面作用远大于正面作用。他认为,在SARS独立产品销售火爆的背后,是消费者不健康的消费心态;而保险公司在没有精算基础上推出这种独立产品,完全是一种投机的心态。
谁的服务最好?
现在各家公司对SARS的赔付都已经非常明确,两个“凡是”:凡是因非典型肺炎引起的死亡、伤残,只要保险条款中含有疾病死亡或伤残责任;凡是费用型和津贴型险种,如附加住院医疗、附加住院医疗生活津贴保险等,在因非典型肺炎引起医疗费用及津贴发生时,都可按相关条款规定予以赔付。
对比市场上现有的保险产品,可以发现,无论是以附加险的形式销售的SARS保险产品还是独立的保险产品,除了一些细微的差别外,投入的成本与获得保障大同小异。几乎是清一色:保险期限为一年,保费为200元,在保单的有效期内身故者,保险受益人获得身故保险金10万元;因感染SARS住院者,每日最高可获200元的住院津贴或补助。
虽然有统计说SARS住院者每日的开销高达千元,但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保障,保险还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在本次灾难面前,各家保险公司都在理赔上加大了力度,各显神通:
中国人寿开通了5大渠道,客户可通过互联网网上报案、客服专线95519理赔受理、全市21家客户服务部柜台受理、21家客户服务部电话受理及通过业务员进行咨询和理赔。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