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已有三家银行因存贷比受限停贷。不过,三家银行的相关人员随即就该消息予以否认。
“之前的确有听说中小银行受影响出现了停止贷款的情况,其实这也不能叫停贷。”3月28日,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一位高层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说,假设整个中国需要放贷的资金份额为7.5万亿元,则各家银行划分之后,中国银行可能会分到1000亿元。而到了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可能只分到300亿元。“而把这300亿元分到一年中,每个月就是25亿元的放贷额度。如果这个月一开始就猛放贷,放到后来这些额度用完了,银行自然就停止放贷了。然后到了下个月,再开始新一轮的25亿元的放贷。”
即使定额分配放贷额度,不少银行、企业对放贷额的需求依然嗷嗷待哺。3月28日,交通银行上海分行一位高层人士告诉记者,从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市场正在收缩银根,揽储压力大也在所难免。“银行存贷比现在都已经达到20%了,这样的话银行被冻结的资金数量太厉害了,而不少企业仍然存在很强的贷款需求。”
同业存款成银行揽储又一香饽饽
“现在银行有两种方式来拉存款,一种是通过理财产品来揽储,这在今年是比较明显的特征;第二种则是把其他同行业公司的员工存款作为它们的营销目标。”3月28日,国内某金融机构零售部总经理王宇告诉记者,所谓“同业公司的员工存款”,即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公司内的员工存款。
“其实就是银行对这些金融机构进行批量营销的概念,现在不少银行是通过这种手段进行吸储的。”王宇告诉记者,其工作的金融机构经常会接待不同银行的营销经理前来洽谈业务,不少银行在洽谈业务的同时,也会附带吸储要求。
据王宇透露,不少银行的营销经理前往公司洽谈业务的时候,通常会利用这一机会,顺便带上其银行的客户经理来拉存款、办理理财产品、信用卡等。
不过,这些银行在办理同行业员工存款时,通常只会要求公司为员工办理存款储蓄卡、工资卡等,并不会提出具体的存款数额。“我和我们单位就遭遇过招商银行的营销,从存款、信用卡到理财产品,其都会时不时地上门找我们营销。不可否认,招行在这方面的营销的确比其他银行更强一些。”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