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汇丰人寿变脸如翻书?为什么汇丰人寿可以如此傲慢?谁来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外资企业在华见利忘义本土客户赔钱无助
不知是何缘故原本口碑不错的外资企业一入中国就变得傲慢无礼?是中国的市场环境所致吗?
不独汇丰银行,宋文洲先生理财账户内400多万余值被渣打银行侵吞,他五次致信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总裁林清德,认为该行迟迟不解决与其的纠纷问题是一种“磨洋工”的态度;在花旗银行打印96页账单客户竟然需要交纳4700元,暴利之高令人叹为观止;可口可乐“含氯门”已近一月,竟迟迟未见解决,谁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为什么一面对中国消费者,外企的眼里只有利益?汇丰一位理财亏损客户向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目前我所有的基金还在汇丰,到底如何解决,我很无奈。面对汇丰这么强大的企业,我们投资者还能有什么更好的想法?面对外企在中国如此傲慢无礼,我们消费者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什么造就了外企的傲慢?
外企有什么底气敢在异国他乡如此傲慢?仔细思索,不难发现,实际上是中国的市场环境给了他们傲慢的机会。
一来中国消费者的“崇洋媚外”心理使他们过于倚重外资银行,相信投入大于回报,而实际上,外资银行或者说所有外企都有“南橘北枳”的通病,他们对本国客户和中国客户实行“双重标准”,却享受“超国民待遇”;二则中国的市场监管相对不足,外企在中国的违法成本远远低于其守法成本。
这些造就了他们的傲慢无礼,若没有妥善的措施加以改进,中国消费者的维权之路恐怕还很长。(文章来源:金融界)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