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前年,周女士的一个熟人韩先生,未经她同意,在借贷时将她的名字填在配偶一栏。半年后韩先生欠债没还,平安保险公司就不停打她电话,后来她拿着结婚证才把这事澄清了。可是前几天,平安保险又有人来催债了。不管周女士怎么解释,对方就是不停地打电话。
周女士不接电话,结果人家就打到她老公胡先生那里,两人为此事大吵。据了解,平安保险真正的债主是韩先生。
韩先生告诉记者,2010年9月,他急需资金,向平安易贷险借款两万。办申请贷款手续时,一旁的业务员王某提示,要想顺利获批,最好把配偶一栏填满。韩先生当时还是单身,但又怕申请通不过,于是“急中生智”,填上了生意伙伴周女士的名字。
此后,保险公司开始了对周女士的电话轰炸,说韩先生去年贷款后未及时还款并失去联系,让周女士以妻子的义务来偿还。
“只要我手机开机,他们就会打电话催账,人都要被他们搞崩溃了。”周女士说。
再三解释无效后,周女士带上自己与丈夫胡先生的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前往保险公司自证清白。连续电话密集轰炸使得老公和自己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周女士火了,她说,自已既不知情也没在韩先生申请表上签字画押,从法律角度来讲,是不用承担任何偿还义务的。而平安易贷险业务员明知故犯,暗示韩先生违法操作,也不核实,导致自己婚姻几乎破裂。
链接
5月8日,保监会公布一季度保险消费者投诉的统计情况:保监会及各保监局共接收有效投诉件1120件。
在产险投诉中,理赔纠纷以车险合同纠纷为主。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投诉总量居产险公司第一。平安产险、阳光产险位列投诉量前五位。
从投诉事项上看,一季度,寿险公司合同纠纷类投诉中,主要是退保纠纷、理赔(给付)纠纷和承保纠纷。在违法违规类投诉中,涉及欺诈误导的占寿险公司违法违规类投诉82.3%,是最突出的问题。
从投诉事项看,主要问题有:一是欺诈误导。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投诉排名均居前列。从险种看,投诉分红险最多,占人身险欺诈误导投诉的62.18%。欺诈误导的具体表现为,印制带有误导客户内容的宣传材料。营销员在条款解释时夸大承诺收益、不如实告知投保人权利等。模糊保险产品和基金等其他金融产品的界限。
二是退保纠纷。涉及分红、万能、投连等人身险新型产品占人身险退保纠纷的73.13%。值得注意的是,相当一部分投诉人反映,销售人员在投保时对产品特性和投资收益作了不实宣传,或合同约定与销售人员解释不一致,是导致退保的重要原因。
三是健康险理赔纠纷。主要表现:不认同医疗险理赔先行扣除社保赔款等规定,认为此做法涉嫌“高保低赔”;重疾险责任认定不合理;理赔手续繁琐,甚至以核赔代核保,更有甚者是在被保险人发生理赔后强行退保、拒绝续保。(文章来源:中国网)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