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保知识手册 | 终身寿险 | 定期寿险 | 两全保险 | 年金保险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人寿保险 > 寿险故事 > 正文
保险业十年保费收入增长6倍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保险业在这十年间,经历了辉煌,也经历了挫折。那么,在这十年,保险业交了一份怎么样的成绩单呢?最新的数据显示,保险业十年保费收入增长6倍。
  这十年,保费收入增长6倍,行业资产总额增长12倍,各渠道保险投资增长了21倍,保险赔款和给付累计支出近1.7万亿元——保险业已成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柱,成为社会管理体系的重要参与者。

  十年来,保险业以漂亮的成绩单化解了入世之初各界的担心,中资公司主力军的地位没有动摇;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实现海外上市,开启了中国保险企业“走出去”的豪迈征程。

  十年间,推进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实行车险条款费率市场化、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不论是“做大做强”,还是谋求发展方式转变,保险业大胆改革、勇于创新的步伐从未止歇。

  抗“外压”练“内功”, 保险业快速成长壮大

  2002年6月7日,时任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总经理的王宪章,在某公司成立庆典上向媒体透露了中国人寿的股份制改造计划。这场发端于2002年的“股改潮”,无论是从技术层面还是资金层面,都为近十年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即使不以十年为单元,2002年仍值得保险业铭记:当年11月,国家提出了“改革要有新突破”的要求,明确要加快推进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的进程。当时,我国保险业尚处于资本金短缺、偿付能力不足、不良资产难以消化的困境之中。而按照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此时距离对外资开放所有业务的“时限”,仅剩一年。

  把“外压”转化成“内功”,用改革突破发展瓶颈,直面国际竞争的挑战——中国保险业别无选择。

  2003年起,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等公司相继上市。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和上市,增强了资本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经营观念明显转变,经营管理逐步成熟。

  与此同时,开放的“鲶鱼效应”,让保险市场呈现出中外资保险公司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生动局面。外资公司来华,促进了保险业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营销模式创新等,使保险产品和服务实现了从单一化向多元化的过渡。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人寿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