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方便、价格低廉、服务无忧”的电话车险直销模式逐渐得到投保人的认可。以平安产险电销保费为例,2007年6亿元,2008年16亿元,2009年42亿元,2010年126亿元,2011年220亿元。平安电话车险保费占平安车险整体保费的比例也从2007年的4.5%上升到2009年的14.4%。2010年,平安电话车险已实现盈利。随着电销的普及,客户的认知度越来越高,平安电销客户续保率也逐年提高,2008年仅为52%,随后的几年一路攀升,2011年已超过80%,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多种渠道形成合力
开拓新渠道,启蒙新市场,在电销领域越做越强的平安,并不止步于已有成绩,不断探索新的渠道和运营模式。
“一家公司再努力,也不可能把整个电话车险市场做大,需要全行业共同参与、充分交流。”卢跃曾多次表示。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已有19家保险公司开展电销业务,预计今年全行业电销保费规模将超750亿元,占车险市场份额18%以上。
今年上半年,平安产险电销保费收入达到130亿元,仍居车险电销市场第一。不过,平安电销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目前,平安在上海张江、外高桥有两个电销职场,电销坐席超过1万人,管理难度增大。此外,电销人力集中在上海,成本较高。
今年7月,继北京、上海之后,广州也开始限购汽车,各地汽车销量受到影响,电话车险增速放缓,各家保险公司在电销渠道上的竞争日益激烈,成本上升、社会美誉度下降。在越来越严格的监管下,电销的客户拓展空间开始收窄,电销增员难成为电销行业目前面临的难题之一。
随着网络的发展,为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2011年,平安加大力度发展电销的“升级版”—网销,依托平安官网推出“平安直销车险”,仅需几分钟就可完成报价、投保,给客户提供“电话、网络”两种选择。不过,网销目前面临的困境在于客户的认知度还比较低,还没有形成在网上投保的习惯,这需要保险行业坚持不懈地努力,加强网络建设,丰富营销活动,逐步培育市场。电销业务要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经营管理能力。电销队伍要逐步向专家型队伍转型,建立起投保、理赔、客户关怀全流程服务体系。此外,电销还应该挖掘分散的个人客户服务主体的需求,改善客户体验,研究专业化经营并发挥规模效应,降低运营成本。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电销未来要与传统的渠道结合,与跨行业的广告营销结合,与系统流程优化结合。而“全国车险联合信息平台”搭建、电子保单推广、网络及新科技手段的应用等将成为影响电销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