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金投资有关金融产品的通知》,允许保险资金投资境内依法发行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等金融产品。根据保监会相关规定,受托信托公司上年末经审计的净资产不低于30亿元人民币,符合条件的信托公司仅有平安信托、华润信托等十几家。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有保险公司开始和信托公司谈合作,根据规定保险公司只被允许投资集合类信托,单个项目投资不能超过20%。”上述北京某信托公司负责人介绍,“一般是中小保险公司参与进来,大保险公司对信托产品的要求很高,要在AA评级以上。”
不少信托公司也开始向保险资金伸出橄榄枝。外贸信托官网显示,4月末,该公司与五家保险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前3月外贸信托已与两家保险公司达成合作,由两家险资认购外贸信托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据了解,合众资管等多家中小保险资管公司正在与信托公司洽谈中。
“险资投资信托进展较快,目前不知道到底有多大的体量,但确实很多保险公司在买信托产品。”上述北京某信托公司负责人说。
险资投资面临两大问题
信托公司发行的标准化产品的期限较短,不太符合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的要求。
“保险资金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债券、股票投资。多家保险公司已经把信托、银行理财、创新型基金作为了重点投资方向,与保险资管、基金、券商资管的专项委托也在快速增加。”合众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后川表示,在保险资金投资方向变化以后,保险资金亟须解决两大问题:寻找有能力的投资管理人、在更宽的领域寻找适当的投资工具。
业内人士认为保险资金和信托的合作可实现短板互补。“保险公司聚集了巨额的、可用于中长期投资的保险资金,但由于严格的监管控制而缺乏广泛的投资渠道;信托可以同时连接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产业市场,以贷款、投资、同业拆放、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为信托资产提供金融服务,保险、信托之间存在着优势互补、互动发展的关系。”某保险资管人士说。
据悉,相比保险5年甚至10年的周期,信托计划作为一个短期的融资工具,其周期一般在1.5~2年,资金使用更加方便,而且平均收益率也在10%左右,投资者更加看好。
不过,出于拓宽投资渠道的需要,信托的收益率普遍较高,风险较低的项目较其他投资有吸引力。记者了解到,这两年,由于资本市场的动荡,险资由于投资渠道受限,受到严重影响,根据几大险企半年报数据,总投资收益率均不到4%。拓宽投资渠道,分散投资风险显得十分必要。
虽然两者在收益和合作模式上有进一步探索的空间,但当前保险和信托的合作还不够深入,保险资管公司常常遭遇如此尴尬:收益好的信托产品还没正式开售,额度已经被预约满了;而信托公司推介的产品往往收益并不高。“打个比方,某国有大型石油集团旗下有自己的信托公司,他们有一个好的信托项目,还未正式发售,集团内部已经预约抢购完毕,不需要再寻找资方了。”上海一家信托公司中层解释。
新华资产管理公司总裁李全则在公开场合表示,目前信托公司都是标准化的产品,产品期限比较短,不太符合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的要求,对于一些具体化、个性化的要求还不能充分满足。(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