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冲保费、下半年冲利润”,每一年,保险公司都要经历这样的两场战役,借助银行渠道重金推售收益诱人的短期趸交产品往往是冲刺规模保费的便捷方式。今年4月份,银保渠道在经历长久低迷之后形成一个高点,看似拐点将至的背后却隐藏着该渠道加速分化的事实。
但短期行为难以为继。从近日险企相继发布的前5月的保费收入情况来看,在4月份通过银保渠道扩张提高保费收入增速的保险公司在5月份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疲态。而依赖营销员渠道的保险公司在经历了4月份的疲软后在5月份得到复苏。
策略调整:银保渠道增速分化
中银国际发布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人寿前5月份实现累计保费收入 1550亿元,同比增长0.6%,增速较 1~4月回落1.4个百分点。5月份单月保费收入仅为194亿元,环比下降 18.1%,同比下降7.6%。无论是累计保费收入还是单月保费收入,5月份的保费收入表现都逊于4月份。
以银保渠道作为主要保费增长点的中国太平在5月份也遇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阻力。前5月,其寿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287亿元,同比增长 75.2%,较1~4月份下滑4.1个百分点。
中银国际认为,寿险业务方面,虽然4月份以中国人寿、太保寿险和太平寿险为代表的几家保险公司着力于银保渠道的开拓,加之监管层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清理,银保渠道的新单业务在4月份普遍出现了短期的高增长,但5月份的数据表明,银保渠道的恢复还为时尚早,中银国际预计中国人寿和太平寿险的银保渠道的新单增速都出现明显下滑。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获悉的一份同业交流数据显示:从5月全国银保保费收入排名靠前公司情况来看,生命、国寿、太平、阳光、平安等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均出现环比下滑的态势,但生命、太平依托着激进类产品依旧保持年度规模保费持续正增长势头。而新华、太保、人保寿、泰康则实现月度保费环比正增长。
在银保渠道的强劲拉动下,新华保险前5月实现累计保费收入为438亿元,虽同比下滑5.8%,但表现稍好于去年同期前5个月的同比增速,5月单月保费收入59亿元,环比下降7%,其下滑幅度也有所收窄。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