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历史很重要,一定不要忽视了。我们切不可把一些基本的事实搞混淆了。比如,我们有时会不经意地认为要么是中国传统的,要么是西方引进的,事实不是这样的。这个中间至少还有一个“计划经济”的因素在里头,计划经济不是中国传统的,也不是西方引进的,是从前苏联搬过来的,它在我国特殊时期的经济建设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后来逐渐暴露出许多缺陷和问题。
我们的现行的经济模式是从计划经济模式转型过来的,而不是中国传统经济模式演进的结果。所以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比较复杂和纠结的,我们现在的监管制度、企业的经营制度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小农经济思想的联系是千丝万缕的。
在保险方面,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保险制度,既要把我们的思想从计划经济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又要清楚和有效避免西方市场经济的弱点和不足,同时借鉴吸收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和谐发展的哲学智慧,通过改革创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保险发展之路。
自古以来,无论中外,一讲到商品就离不开价格,西方市场经济的原理和规则自不用提,即使追踪我们中国传统经济文化的历史痕迹,也可以说明商品价格应当是变化和变动的。《孟子》里记载了一个中国古老的经济故事,早在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有一派叫农家,农家的一个重要人物是许行,也就是许子。许子有一套学说,观点之一是“市贾不二,国中无伪”,主张同一种商品同一种价格。他与当时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观点不同,但他老人家也有几十个门徒,都穿着粗麻织成的衣服,靠打草鞋、织席子为生。当时许行的主张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甚至儒家陈良的门徒陈相、陈辛兄弟二人也放弃了儒学,去拜许行为师。
孟子反对农家许行的学说,通过与陈相的对话,批评了“市不二价理论”。陈相对孟子说:“如果推行许子的学说,那么市场上物价就不会有两样,国中就没有弄虚作假的,哪怕叫小孩子到市场上去买东西,也不会有人能欺骗他。在市场上布匹和绸缎长短相同,价钱就一样;麻和丝轻重相同,价钱也一样;各种粮食多少相同,价钱也一样;鞋子大小相同,价钱也一样。”
孟子说:“物品千差万别,这是客观情形。它们的价钱有的相差一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甚至相差千倍万倍。把它们不分青红皂白地放在一起等价对待,必定会导致市场混乱、天下混乱。你们要求做工粗糙的鞋与做工精细的鞋在市场上必须卖同样的价钱,难道还会有人愿意做质量好的鞋吗?许子的这种主张如果真的被推行开来,就会引导和纵恿民众争相弄虚作假、偷工减料,用这种做法能治理好国家么?”
以上是两千多年以前的故事,不知道之前大家听过没有,但是,无论听过还是没有听过的,今天听起来是不是都会有一种亲切感呢?是不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呢?是不是就像发生在当下、在眼前、在身边呢?我们是不是可以感到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厚力量与魅力呢?
回到现实,回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大家仍然要买鞋穿鞋,现实经济生活中我们仍然在遵循着的是孟子而不是许子阐述的道理。各种各样的鞋,材料不同、工艺不同、样式不同、质量不同、品牌不同、售后服务不同,千差万别,各有千秋,价格自然应该有所区别。
如果制度安排的是“鞋不二价”,只能是一个价,你投入得再多,质量再好也不许你贵卖,你投入少,质量差也不许你贱卖,那么市场上社会上就没有人愿意费心费力做好的鞋,必然导致偷工减料盛行,消费者怨声载道。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