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后保险公司保费冲刺进入关键阶段。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年末冲刺阶段各家公司“拼杀”手段不一。有些保险公司早早喊出了“大干70天、决战四季度”的口号;多家保险公司从10月就开始加强与银行联动、加大产品说明会力度,严防退保、加强合规经营;此外,银保渠道也仍然是部分保险公司冲规模的重要渠道之一。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整个行业在年初时都提出了转型,转型包括两方面:一是产品结构由分红为主转向保障为主;二是从趸交到期交。三季度报告出炉以后,转型的阶段成效在三季报上陆续显现。转型效果不一的险企在年末冲刺上战术也不尽相同。
和以往不同,今年整个行业,无论是主动还是被迫都纷纷转型。
今年年初保监会与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销售行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目的在于调整渠道业务结构、引导保险回归保障,例如《通知》要求银行代理销售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保险期限不短于10年的年金保险、保险期限不短于10年的两全保险、财产保险、保证保险、信用保险的保费收入之和不得低于代理保险业务总保费收入的20%,监管迫使行业不得不转型。
转型包括业务结构以分红险种为主转变为以保障险种为主,缴费方式从趸交转向期交。“三季度结束,我们就会看到转型目标是否达成。”一家总部在上海的寿险公司高管说,“年末的冲刺会根据情况做出调整。”
由于要转型,很多保险公司把精力放在期交业务上,但是期交目标并不容易完成。
“比如说,年初制定的目标是保费100亿元,其中期交50亿元、趸交50亿元。三季度结束后发现,期交仅完成20亿元,趸交完成50亿元,距离目标100亿元还差30亿元,最后一季度还要再冲30亿元才能达成目标,单凭期交没法冲到这个规模,那么年底冲刺就是以分红趸交产品为主,这是一类情况。”上海寿险公司高管解释说。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