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保知识手册 | 终身寿险 | 定期寿险 | 两全保险 | 年金保险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人寿保险 > 寿险故事 > 正文
中小险资已回补 空头静待“情绪底”出手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今年行情在权益市场,而非债市等固收产品市场。震荡行情给了规模不大、擅长高抛低吸的险资很好的机会。
   一家保险资管公司投资经理透露,2月25日、29日的大跌让不少保险资管所持的基金达到平仓线,被动斩仓。市场甚至出现了越跌越卖,越卖越跌的共振行情。但经此一跌,险资对后市的态度明显乐观。“我在等一个情绪底之后大幅加仓。”某大型保险资管公司的投资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保费流入加大投资压力
 
  “今年1、2月公司的保费流入情况很好,但这加大了我们的投资压力。”某中型财险公司的投资经理刘昆(化名)说。而上个星期,他才把手上的8亿元基金全部砍掉。“没办法,基金净值达到了止损线,两天内全部砍掉。”刘昆说,从去年10月开始,保监会不再限制险资出售股票,救市政策正式退出。从那以后,刘昆的股票投资恢复正常。
 
  上周把基金止损之后,这周刘昆又低位小幅加仓。“市场现在看是一个空头回补的过程。”他说,“今年很多保险公司为了迅速做大规模,发行了大量预期收益率较高的理财产品,这些资金只有在权益市场才能博取高收益。”
 
  货币政策宽松、固定收益类产品收益率下行,使得保险资金投资端压力较大。险资不得不提高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重,对于万能险业务规模较大的中小保险公司来说更是如此。万能险保费占比较高的公司,其结算利率普遍在年化5%以上。在低利率环境下,提高权益类产品的配置比重是必然选择。
 
  据券商测算,截至去年10月,万能险占比较高的6家保险公司分别为华夏人寿(占比96.7%)、前海人寿(占比77.9%)、生命人寿(占比51.9%)、国华人寿(占比48.1%)、阳光人寿(占比38.5%)、安邦寿险(占比31.7%)。
 
  刘昆认为,这些大手笔投资二级市场、频繁举牌上市公司的保险公司,更像是迅速募集资金的工具。“对于负债经营的保险公司,这些风格激进的公司兑付危机一直都在,只是把风险延后了。一般的保险公司不会这样做。”刘昆说,他更倾向于配置基金,而不是在二级市场直接买入股票甚至举牌某只股票。
 
  险资自2014年以来,举牌动作开始增加,并且在2015年股灾以后达到高峰。而且这些险资举牌上市公司的一大原因是,如果保险公司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比例在20%至50%之间,就可以将该部分股权以“长期股权投资”项计入资产,并且以权益法记账,这样就减少了股票市值波动对于公司业绩的影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