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保险牌照走热,资本千金难求,目前仍有200家公司排队静候。
2016年,筹备多年的三峡人寿、华贵人寿等已然获批;近日保监会再发公告,同意复星联合健康、爱心人寿、和泰人寿3家险企筹建,注册资本金分别为5亿元、15亿元和17亿元。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最保险记者统计,截至目前,保监会合计批筹15家保险公司,包括5家寿险、3家相互保险、2家再保险、2家资产管理、1家财险、1家科技保险、1家
健康险。
然而,科畅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欣安
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则因商业模式不清、资本实力不足等缘由,被列入未予批复名单中。
一位保险业资深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社会资本觊觎保险牌照,一是源于近年来保险业发展速度相当迅猛;二是不少传统企业希望籍此获得稳定、廉价的现金流。”
持牌入场
今年以来,已陆续有不少机构获得进军保险业的“门票”。
分类来看,对比去年寿险公司批筹情况,今年该领域牌照的发放似乎相对宽松。2015年内,获得批筹的寿险公司仅为中华联合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以来,则有三峡人寿保险、横琴人寿保险、华贵人寿、爱心人寿、和泰人寿5家寿险公司获批。
一位接近监管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其实并不存在‘由紧变松’的说法,寿险公司批筹的进度更多取决于其自身条件。”
财险公司方面,仅有建信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批筹。“社会资本青睐财险的程度往往不如寿险,因财险公司难以迅速实现资金的积累和沉淀,车险、房屋险、责任险等赔付率相对较高。”一位财险公司人士如是称。
再保险公司方面, “新国十条”提出加快发展再保险市场,增加再保险市场主体,发展区域性再保险中心。从批筹情况来看,这一步伐似乎正在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