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作为养老保障的“塔身”,企业年金不仅能改善我国养老储备基金不足的问题,还可实现储蓄性养老向投资型养老转变。但是,在我国这一补充养老保障面临起步晚、覆盖面较窄的问题。
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仅4.5万家,参加人数达到1577万人,累积基金3579亿元。
辽宁太阳谷葡萄庄园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霆晖告诉记者,“企业目前包括
社保费在内的各类税费已占营业额40%左右,微利状态下我们难以建立企业年金。”
不知何为企业年金
电话采访了北京、深圳、上海、湖南、河北30多名劳动者,包括律师、空姐、工人、会计等不同行业,知道企业年金的仅2人,其中仅有一人拥有企业年金。这名在北京一家外资企业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表示:“我累积的年金额度较少,不太在乎,不会因为年金就不跳槽,单位有一些累积年限比较多的人可能比较在乎这个,不会跳槽选择没有企业年金的企业,其实,大部分都没有。”
事实上也是如此,如今大多劳动者和企业都把目光放在了“一户独大”的基本养老上,企业和员工建立企业年金账户的积极性并不高,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发展严重滞后。
2011年底,我国企业年金规模也仅达3500亿元,距离此前业内的保守估计到2010年达到1万亿元相去甚远。而2011年末,全国城镇职工基本
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为1949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