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企业年金投资的六大难题与配置策略探索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养老金包括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以及个人养老储蓄资金,涵盖了国家战略储备基金、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
三是受托人战略资产配置的职能虚化,无法发挥企业年金投资保值增值的作用。企业年金的受托人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法人受托,另一种是理事会受托。
理事会受托模式下,委托人和受托人实际一体化,理事会更代表委托人。而受托人的“战略资产配置”职能弱化,大多交给投资管理人履行,仅有少数大型理事会认识到要加强战略资产配置的能力,但也受限于专业人才不足和系统能力薄弱,难以做好此项工作。
法人受托模式下,企业委托人对受托人的授权经常不充分。无论在理事会还是法人受托模式下,受托人如果无法履行“战略资产配置”的核心职能,养老金保值增值的责任将很难落到实处。
四是投资组合数量太多、规模偏小,不利于投资收益的提升。截至2016年年底,企业年金投资运作规模达到10756亿,投资组合数量达到3207个,每个组合仅3.35亿规模,难以充分发挥投资的规模效应。
五是投资收益分布过宽,不同企业的年金收益差异很大。2015年,全行业收益率9.88%,是2007年以来最高的一年。但根据人社部统计,2015年收益最高的超过16%,最低的低于0。委托人即使选择了“业绩优秀”的投管人,也不一定能获得“优秀”的投资业绩。
六是对投管人的考核过于侧重短期和当期。委托人对投管人的考核周期,普遍在一年以内,还有每季度考核。投资业绩的考核,更多偏重当年当期的收益,据此调整缴费的再分配比例以及存量资产,而这种考核模式的弊端很大。通过年金投管人实际排名来分析,2012~2016年间,共有12家投管人平均业绩高于市场平均,但其中11家都出现过年度排名在后50%的情况,甚至还有倒数第一的。所以按短期排名考核并不可靠,存在错杀风险。
资产配置策略探索
关于企业年金资产配置的策略,应注意以下几点:
1、企业年金应建立3~5年的长期业绩考核导向,这是最符合委托人利益的目标。因此,应该以投管人长期业绩排名为主要考核指标,要求累计排名在中等偏上水平,并以3~5年的考核周期来评估比较合适。同时,将当年收益作为次要考核指标,且不宜将“当年收益排名最后”作为淘汰投管资格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