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之变
向先生是川内某财险公司的业务部门负责人,说到2011年,向先生只有一个字“累”。
“今年竞争相当激烈,各家公司都铆足了劲,新增保单成了最头疼的事情”。而向先生焦虑的一切都跟每月的一次“大考”有关,这场大考就是官方公布的保险“排位战”。“每家公司都很重视每个月保监局公布的统计数据,谁上了谁下了都是关注点。”
根据四川保监局近期公布的1至11月份保险公司经营数据。财险公司方面,人保、平安和太保继续稳坐“前三甲”宝座,其中人保财险四川分公司1~11月份的原保险保费收入超过了8.5亿元。寿险方面,长期稳坐“霸主”地位的国寿依然牢牢掌握着四川市场的第一位置。
产品之变
2011年的资本市场一直犹如寒冬,投资者也与市场一起遭遇冰封。当然,保险业也没能逃脱干系,投资型保险产品收益时高时低,起伏不定。
“悲催”的投连险
今年,如果将激进型的投连险账户转换为货币型账户,就能避免A股下行带来的损失;如果转换成稳健型的账户,未必能够扭亏为盈,最多只能减少损失,这是因为今年股票和债券双熊。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1日,除货币型账户外,市场上192只投连险账户中,146只处于亏损状态,亏损账户占全部投连险账户的76%。
投连险可谓保险业中反映资本市场情况的晴雨表。也正因这个特性,它才一会儿被热捧,一会儿又被遗弃,命运多舛。如今,在政策新规、市场环境的影响下,保险公司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各公司都在致力于市场结构调整,并主推保障型、长期储蓄型等产品,而投连险则看似大势已去。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热销哪种保险产品,是由保险资金运用所决定的,而且热销的保险品种具有阶段性。但愿在不久的将来,投连险会很快翻身。
“欢乐”的万能险
虽然受股市拖累,投连险账户净值普遍大幅缩水,但低迷了两年多的万能险结算利率,却在今年下半年出现了缓慢上涨趋势。据统计,成立时间超过两年的18个万能险账户中,除一家未公布11月结算利率外,其余包括泰康人寿、中英人寿、中意人寿、瑞泰人寿等在内的10家公司万能险账户(部分产品)结算利率,都在今年下半年呈现上涨趋势。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万能险收益率提升,并不是投资环境好转的表现,更多的是出于各家公司的销售需求。“虽然债市表现提升和加息都对万能险结算利率有贡献,但投资回报并不算好。而与此同时,各家公司的保费增速都有下降,甚至是负增长,而退保率又上升。显然,提升收益率对稳定客户是有帮助的。”先抑后扬不知是不是万能险今年的整体策略,但其在岁末临近之时,有着如此相对较好的成绩,确实让人感觉很是欢乐。
分红险并非想象中美好
“在保险公司召集客户开的产品说明会上,基本上所有保险公司卖的都是分红险”。的确,由于2010年分红险大卖,今年年初,各家保险公司仍然将销售重点放在了分红险上。许多公司继续力推分红险,并作为“开门红”的主打产品。而分红险本身的抗通胀特性,也支撑着它“一险独大”。
然而,事实并非如想象的那样美好。目前,分红险在所有寿险产品中的保费占比在90%以上,但收益率却低于CPI。保监会发布的保费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寿险业实现保费收入7779亿元,同比下滑7%,退保率升至3.14%。根据国寿、平安、太保的三季报,3家上市险企前三季退保金合计达到379亿元,同比增幅超过50%。
追逐市场热点的另类“噱头”
2011年保险业不得不提的,还有因诸多重大事件而引出的另类保险,例如“爱情保险”。《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出台后,催热了市面上的“爱情保险”。此类产品是丈夫为妻子投保、妻子为丈夫投保或夫妻双方互保,尽管形式不一,但实际上与夫妻爱情婚姻长久没有关系,主要为寿险或理财型保险。
今年7月23日发生的温州高铁意外,也催热了“高铁险”,每天不到1元钱的保费就可获得高达50万元的保障。但是,此类“高铁险”并不是一个新产品,而是此前早已在市场存在多年的交通意外险。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