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国保险市场产品种类不过几十种,不过,在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保险市场作为金融业最先开放的排头兵,最早面对外资保险的挑战,并很快发生了改变。目前,保险市场主体涵盖综合类的产险、寿险、再保险公司,专业类经营的养老、健康、汽车保险、责任保险、农业保险公司等,随着市场主体不断丰富,如今,保险产品更是迎来历史上种类最齐全的时期,数量达2万余个,可满足百姓多层次的保险需求。
从“比规模”到拼服务
不可否认,这十年是我国保险市场向世界保险大国迈进的十年。2002年~2012年,我国保险业平均增速较同期GDP增速快8个百分点。保险收入、人均保费、世界排名等指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1年保费收入达1.43万亿元,是2002年的4.68倍;人均保费(保险密度)1064元,是2002年的4.5倍;保费规模世界排名第6位,平均每年上升1位,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新兴保险市场。
“数字上的变化固然可喜,但更重要的是,保险业终于清楚地认识到,作为一个服务行业,只有立足于服务,通过服务才能带动行业的发展,如果服务水平上不去,行业地位再重要,功能作用再强大,都无法体现出来,行业发展的后劲就会大打折扣。”原中国保险学会会长罗忠敏说。
近年来,随着我国保险市场主体不断增多,市场竞争压力和科技进步动力令保险产品日渐丰富,也使保险公司逐步认识到服务之于保险行业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都提出了“以服务带动销售”、“以服务立业”、“以服务打造形象”等理念,并在实践中逐步得到体现。
保险公司经营理念的转变,也促使监管机构的监管风格发生改变。通过对比2010年末保险业情况通报会和2012年初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主要议题就可见一斑:2010年保险业工作重点是转方式、调结构、防风险、促发展;2011年保险业工作重点是转方式、促规范、防风险、稳增长,发展是重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保险监管的基本思路是坚持“抓服务、严监管、防风险、促发展”。可以看出,监管机构将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改善保险业形象放到了更高位置。
十年变迁。曾经的“舶来品”经过“西学中用”后已经开始了本土化的生长,尽管和国外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相比,我国保险业还是一名初学者,但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步伐值得称道,在这段历程中,从2002年到2012年无疑是一段值得回忆甚至是炫耀的时光,相比之下,如何从世界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迈进,将成为下一个十年中国保险业的全新课题。(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