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数据显示,我国大中城市职工(含家庭)平均金融资产达61.6万元,对养老储备具有一定贡献,但投资方式较为保守。个人最期望的养老储备方式是银行储蓄,比例高达32.9%;其次是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和住房等不动产,分别占受访者的比例为18.5%和17.0%.而人们对基金、股票、债券等流动性更强的现代化金融工具不太认同,三者合计占比仅为24.4%.
这种以自发为主的个人养老储备方式,无疑需要政策规划引导。首先,社保结余基金应尽快从储蓄型积累转变为投资型积累。当前,政府鼓励市场化主体经办社会服务,建议养老方面也能够加大政府采购市场化进程,采取委托市场化主体进行投资运作的方式,加速养老储备积累。其次,我国应参照美国个人养老账户的模式,为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农民建立个人养老账户,并实现个人账户资金的保值增值。再次,还须积极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同时尽快完成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体制的制度流程设计,早日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根据调研数据,在没有购买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人群中,仍然有25.9%的职工税前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其应该成为商业养老保险公司进一步争取的客户。
此外,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商业意外保险和重大疾病保险等保障项目虽然与养老储备没有直接关系,但职工参加或购买这些保险有助于增强抗风险能力,间接提升养老储备能力。然而,只参加或购买了其中一项的职工占到41.5%,几乎都是社会基本医疗保险,而参加或购买两项的占到28.3%,三项和四项的分别占到16.3%和13.8%,可见其中商业保险的发展空间巨大。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