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融的群落
在鏖战之同时,投连险销售僵局亦被悄然打破,一线主力们甚至已经收割到了新一季的果实。
一个颇具想象空间的是信息是,一家主要寿险公司内部人士称,作为国内投连险鼻祖的平安人寿,在2009年11月末,其投连产品聚富步步高销售占比甚至创当年新高,当月占比超过6%。
更细节的数据则显示,2009年1-11月,平安上海分公司投连险保费收入超过10亿元,虽不及同期主打产品万能险之1/4,但已经是不可或缺的主力产品之一。
而在同期,若干在2009年度实现投资翻身的寿险公司,亦及时招揽到又一茬投资客。
内部数据显示,2009年11月,在泰康人寿银保渠道,虽然主力产品仍旧是分红产品金满仓,占比超过5成,但其投连险新泰康赢家理财,则占到当期银保份额的14%!而同期的泰康上海分公司,2009年1-11月收进的投连保费收入,则为3.9亿元;不无类似的是,在2009年拔得头筹的华泰人寿,其同样收获不菲,1-11月份华泰人寿上海分公司投连险保费收入为4.4亿,成为仅次于平安的第二投连大户。
尽管,在高峰时期,3、4亿这不过是上海分公司一个月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但上述人士称,相对于2009年初的预期,这已经是超乎想象的结果。
上述人士称,在2008年夏监管部门提出结构调整后,诸多公司甚至彻底停掉了投连险在任何渠道的销售,而一些没有停售的公司,也几乎不期望能在投连险上再有什么大的斩获。
“但对于有些公司而言,投连险可能就是生命线,无论是投资还是市场方面,都已经有很好的基础,从来就不会停,外部环境不好只能是更努力去推动,只要股票市场稍微改观,销售很快就起来了。”他说,“对于那些本来就以投资或者投连险见长的公司而言,没有理由放弃自己擅长的节目,费力不讨好去搞些不擅长的产品。”
他指出,除了平安、泰康等中资寿险公司外,有更多的合资寿险公司从来就没有放松对投连险的推动,其结果是,尽管相对保费规模较小,但投连可能已经是同期保费收入的绝对主力。
与此相呼应的是,上海保险同业公会统计数据显示,在平安、华泰和泰康之下,有联泰大都会、瑞泰人寿、中德安联、信诚人寿、金盛人寿等5家合资寿险公司,其2009年1-11月投连险保费收入均超过亿元,至于联泰大都会则有3.3亿元进账,几乎直逼泰康上海。
对于合资寿险公司如此痴情于投连险之“怪”现象,上述人士称,在分红、万能和投连三大险种方面,只有投连险没有任何保底收益规定,因此被外方股东认为是风险最低的品种,同时,从偿付能力角度看,投连险对资本金要求是最低的,同样1亿元的资本金,投连险可以承载更大的保费收入。
他指出,另一个不无有利的外部因素是,2009年的投资市道恰恰比较有利于合资公司被动型账户的表现,“被动账户仓位基本都是不变的,80%甚至90%以上的权益仓位,收益肯定不会太差。”
本刊统计数据显示,被动进取账户是今年投连的最大赢家:截至2009年12月29日,所有15个被动型进取账户中有14个为合资公司所有,而同期有11个账户近一年收益超过50%,仅信诚人寿成长先锋同期收益不足40%。
“2010,我们还要卖投连!”一家合资公司分管银保的负责人笑称。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